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发展数字经济 推动创新提质

发布时间:2024-11-22 03:39:21 来源: sp20241122

  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发展数字经济 推动创新提质

  乌镇10年,见证互联网发展,也见证浙江数字经济的深刻变化。

  10年来,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从2014年的1.09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9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50.6%。目前,浙江省30.7%的高新技术企业、27.1%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属于数字经济领域。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让浙江呈现出数字经济带来的精彩蝶变。

  以数据驱动智能化制造

  在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厅里,一款智能床垫吸引顾客的目光。“我们依托大数据和云检测,根据人的身高、体重,智能匹配舒适度。”喜临门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方永介绍。

  2017年,浙江启动数字经济建设,以数据驱动智能化制造。6年来,数字化智能工厂不断建成,个性化定制日益普及。在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示范工厂,操作员在“一线成型”全自动电脑横机里输入代码,纱线自动牵引到针槽中,织针上下翻飞。转眼间,一件定制毛衫出现在眼前。在这里,生产100件毛衫,由纱到成衣只需45分钟。

  2021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营业收入规模首次超过信息服务业,利润首次突破千亿元。浙江提出,加强全要素、全产业链连接,实现订单、技工、产能资源和数据共享,到2025年,开展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生产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分别达20%、10%。

  浙江不仅有“从实到数”,还有“从数到实”,迸发产业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活力。“消费端大数据能精准拉动制造端,实现订单需求与制造能力智能化的无缝衔接,从而赋能、升级实体经济。”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刘兵说,当下,越来越多人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如果将需求和制造相结合,结合电商的预售和预测模式,能将库存降到最低。

  以数字化转型带动集群升级

  在台州市黄岩区,模具产业大脑自动运营驾驶舱的大屏幕上,数据在不断跳跃。如今,全区模塑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车间,研发、生产、管理、营销各个环节纷纷实现数字化,模具总产值增长到约250亿元。“有了海量数据,‘产业大脑’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能为企业生产、销售提供参考。”刘兵说。

  浙江的产业集群以“产业大脑”为支撑,通过标准先行引领、头部企业示范、梯度渐进路径,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力。目前,全省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已达72.6%,大量小微企业也通过加入云平台,搭上数字化快速列车。

  “这里每天能筛选2500个中药组分,处理3万张图像,产生海量数据,并将形成数据库。将来有望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设计应对疾病的一些中药新药。”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健康实验室主任助理廖杰介绍。

  这家实验室落户于嘉兴市嘉善县,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无人化中药组分分析及智能筛选平台,将传统的中医药科学与新兴的数字产业相结合。“目前与我们合作的企业超过100家,我们帮企业提升产品质量,进行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廖杰说。

  浙江精心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围绕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高端软件、智能光伏等四大千亿级特色集群,形成一体化集群布局。10年来,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从2461.8亿元增加到8976.6亿元,年均增速15.5%。

  另外,数字经济类特色小镇,成为浙江打造新经济形态和新型产业平台载体的重要结合点。目前,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物联网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主攻方向,正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社会治理融入数字智慧

  “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改革、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浙江大力推动政府治理模式和能力数字化转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推出了“智慧药师”,涵盖用药提醒、用药咨询、处方查询等六大功能,并为老人设置了语音播报。农村看病也非常便捷。家住诸暨市璜山镇的李云仙感觉身体不适,提前用手机在“健康诸暨”小程序上预约挂号。诊前病史采集系统模拟医生问诊流程,通过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收集患者病情信息。这样,患者就医时,医生已经了解基本情况,大幅提升诊疗效率。这些都离不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运用。

  浙江还积极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立法,出台《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并加强直播平台规则的设置和执行。

  “浙江外卖在线”率先探索网络餐饮数字化综合治理模式,归集外卖商家15.2万家,骑手61万人。消费者在订餐时,可在线查看网络餐饮平台加工制作现场视频。目前,美团、饿了么两大平台建成“阳光厨房”的商户数为13.9万,覆盖率达92%。(人民日报 记者 李中文 顾春 刘军国 金歆)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