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23:16:00 来源: sp20241125
原标题: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
“要看到我们是在往前走着”(两会现场观察)
时间:3月6日下午
日程: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新华社发(盛佳鹏摄)这块土地上,每天发生着、创造着无数的“绿水青山”故事。
生态环境治理领域,黄绵松委员是个年轻的“老兵”,发言时他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一线见闻。
习近平总书记也有着切身的感悟。听了委员发言,总书记想起2014年的“APEC蓝”。
那年,水立方的欢迎宴会上,总书记直面问题:“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当时,面向人民,也是面向世界,他的承诺朴实而坚定:“这并不是一去不复返的短暂蓝天,未来北京将会有持久的蓝天。”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参加看望和讨论。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这个被国外一些观察者认为“不花三五十年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却在新时代一天天的奋斗中,在令人惊叹的较短时间跨度里实现了可喜的变化。此刻的会场外,天空湛蓝,春色正浓。
“那时候,人们时常抱怨北京的雾霾。我认为,这个事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习近平总书记望向时光深处,小时候北京的沙尘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到了春天就戴大口罩,口罩上面一层灰。家里开窗户一天,地下全是灰。”
讲到这儿,他风趣地对委员们说:“当年的沙尘暴就像PM250。咱们从PM250过渡到PM2.5,现在PM2.5也解决得差不多了,这些年在一步步往前走。”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参加看望和讨论。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生态环境问题,考验历史的眼光,亦见证发展的韧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总结深层逻辑:“只要看到我们是在往前走着,就要保持定力。而且,不要光批评、指手画脚,而是真正行动、干起来。”
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更长远、更可持续的未来:这件事做得“还远远不够。任重道远,现在还是要继续抓好”。
两会“下团组”,就是想倾听、汲取来自各行各业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胡松琴委员发言时阐述了新污染物治理方面存在的短板。这个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已久:“现在提出新污染物治理,是很及时的。”
新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光污染,“白色”污染,海洋塑料微粒、珊瑚礁破坏,件件桩桩令人忧心。
同时,“污染物的治理,老的问题仍然很多。就拿固废处理来说,有这样形容的,城里是往村里倒,村里是往路上倒。”总书记从垃圾处理,讲到土地重金属污染、江河沿岸的污水偷排,“一刻也不能放松,放松就漏。人们的生态意识是有的,但有时候还是为了利益。法有了,但怎么执法,怎么监管,这些方面要跟上。”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这些问题怎么去解决?不能说老问题没处理完,新问题就可以歇一歇、放一放。解决老问题是当务之急,但也要重视新问题,得同步抓。”
迎难而上,生态环境痛点也是科技的突破点。“环保很大程度上要靠科技”,习近平总书记举例新能源汽车,科技赋能生态环境治理,“这是多大的环保贡献啊!”
饱含“绿色含金量”的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时代课题之一是把科技创新能力有效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联组会上,总书记鲜明指出:“这个趋势、方向是对的。再快马加鞭,这里面就涉及很多政策激励,都在考虑之中、促进之中。”
(人民日报记者 杜尚泽)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