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8:26:53 来源: sp20241109
中新网 1月3日电(记者 张尼)“以后回农村养老”,这是不少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现实中,面对老龄化的加速到来,农村的老人是否能真正安享晚年?现阶段的农村养老服务还面临哪些短板?未来又是否有可能发展出一种满足人们“归隐田园”需求的康养模式?
近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社会养老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农村养老服务”话题成为不少专家关注的焦点。
现实中的农村养老面临怎样的现状?或许一组数据可以体现一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23.81%,高于城市15.82%的老龄化率。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总体水平83.9%,低于城市老年人91.64%的水平。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进展快、数量多、差异大的特点。”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尹成杰在论坛上给出了这样的观点。
他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快于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高于城市。快速的城镇化使农村的常住人口的总量在减少,但是农村老年人的总量在增加。因此,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阶段。
面对这样的现状,他强调,要把农村基本养老服务摆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同时他还强调,发展社会养老事业服务最艰巨的任务也在农村。
“农村是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口多的地区,所以我国的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主要在农村,老龄事业和服务的薄弱环节也仍然在农村。”
如何强化农村的基本养老服务工作?尹成杰提出了六点建议,包括:坚持城乡的基本养老事业和服务统筹发展,以县城为基本单元、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乡村基本养老事业发展和服务发展的体系,建立健全覆盖乡村的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补齐乡村基本养老服务的短板,进一步加强农村基本养老服务的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乡村衔接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加强县级养老机构失能照顾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乡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医疗体系建设。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李春生认为,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应该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结合破解城乡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他强调,要着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城乡的基础设施、教育资源的配置,到乡村的医疗体系、文化教育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等,都应该创造条件,在统筹谋划的基础上对于农村老龄问题的解决要格外关注和重视,给予倾斜、支持。
“只有这样城乡融合发展才能有序向前发展,才能真正补齐乡村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农村问题能够真正解决好,对整个社会老龄化问题的解决也是很大的促进和提升。”他表示。
补齐短板的同时,未来农村是否能给老龄人口提供多一个养老选择?
在本次论坛上,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深远分析了“田园康养”的发展可能性和路径。
在王深远看来,农民的养老一个社团是做不了的,必须由政府的公共服务投入,因为现在农村的现状和禀赋没有办法做,比城镇要难。他谈到了“换一个思路”,即怎么通过扩大就业、置换农村资源,实现极小部分农村农民的养老,同时实现城里人的“后花园康养”,最终通过这样间接的方式来支持农村的康养。
在与会专家看来,得益于我国的资源禀赋丰富等因素,做好田园康养大有前景,但是要解决好“养”的专业化问题、运营成本问题等等。而把田园康养做好,也有助于促进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