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4:52:06 来源: sp20241215
中新网 太原11月1日电 题:山西高平:沃野田畴织锦绣 现代农业谱新篇
作者 杨杰英 郭景 毕琪
黄澄澄的玉米簇拥成金色的海洋,在无垠的蓝天白云下摇曳生姿;温室大棚内瓜果飘香,绿意盈盈;农家小楼鳞次栉比,美丽乡村风景如画……走进山西省高平市野川镇,乡村美景和富民产业交相辉映,一幅农业现代化的壮阔画卷正徐徐展开。
高平市野川镇路家村后山沟自然村小麦丰收。 郭景 摄传统农业提质增效,特色农业多点开花,设施农业“棚”勃发展……近年来,野川镇深挖镇域资源禀赋,培育农业新的致富“增长点”,不断培育和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强产业、带动村民稳增收的新路子。
野川镇沟村村和大西沟村合计流转土地2000余亩,由村集体统一进行经营管理,村民在领取土地流转费的同时,还可以到田里“打短工”,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打一份工,赚两份钱”。
杜寨、南杨等10个村规模化、连片化发展辣椒产业,采取“合作社+公司+大户+党员”的多元种植模式,有效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零小散弱”的问题,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的转变,小辣椒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上野川、乔家沟、杜寨等村种植水果玉米400多亩,采取专业公司技术支持、党员干部示范引领、村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模式,扩大水果玉米种植规模。今年,全镇收获水果玉米100多万斤,产值达80多万元。沟村村流转土地200余亩发展中药材种植,同时引进资本建立中药材加工厂,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让“苦药材”给村民带来“甜日子”。
圪台村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强村公司——高平市振新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并从山东省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大力发展蔬菜大棚产业。现在的圪台村高新蔬菜园区集幼苗培育、蔬菜生产、农资服务、技术培训于一体,占地面积170余亩,建有冬暖式蔬菜大棚27栋,带动劳动力就业65人,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大棚产业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鼓足了群众的“钱袋子”,也让曾经无法从耕地上获得更高收入的农民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
高平市野川镇沟村村收割玉米。 郭景 摄野川镇只是高平市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在高平市北诗镇中沙壁村的农田里,旋耕机来回穿梭,集体合作社正抢抓土壤墒情和当前有利天气,翻耕土地、播撒肥料、播种小麦等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高平市北诗镇主任科员张慧明介绍,“近两年,我们大力推进乡村农机合作社发展,在全镇引进了11台小型农机,为村集体和农民提供农机服务,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还在秸秆综合利用和村集体增收方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高平市北诗镇,玉米收割机在收获玉米的同时,将秸秆就地粉碎还田。 赵虎 摄“我这5亩地,现在深耕了,既能享受到政府的补贴,又能提高保水保肥能力,还能降低病虫害。”高平市马村镇西周村村民李大爷望着自家平整的土地说。
自秋收以来,马村镇把土地深耕深翻作为改善耕地质量,推动农业稳产增收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镇统筹安排,科学调度,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压实各方责任,在18个村实施农业生产深翻项目,目前已完成14544亩,为农田“舒筋活络”,唤醒土地增收潜力。
“农作物在生长季节,由于喷药、施肥、除草等农事频繁,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通透性能大大降低。通过深耕深翻,能科学有效地改良耕地土壤结构,减少来年作物生长期病虫害的程度及期次和杂草生长率,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进而达到稳产增粮的效果。”马村镇农业员张飞飞向村民介绍。
田畴织锦绣,沃野绘“丰”景。在山西高平这片广袤的沃土上,正在续写一个物阜民丰、粮谷满仓的崭新故事。(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