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增强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4-11-27 17:49:34 来源: sp20241127

  作者:郝宪印(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为我们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基本遵循。

  1.文化主体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特性

  文化主体性的实现,依赖于一定主体自身的精神素质、实践生活、社会条件或制度。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作为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主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立伊始就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靠人民来创造。党通过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使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发展者和推动者。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对经济和政治发展具有反作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得以巩固和彰显的过程。

  文化主体性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厚重的主体性基因和内核,形成了一套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准则,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者、传承者、推动者,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在引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复兴。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与此同时,我们党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正是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不断巩固。

  文化主体性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两个结合”巩固了文化的主体性,党领导人民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结合中真正做到了相互契合、相互成就。当然,结合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党和人民的主观努力,在守正创新中才能实现。一方面,发掘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做到魂脉与根脉融合融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大地获得发展的丰厚文化根基和沃土,显示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另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生命力和活力,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成为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

  文化自信来自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是一种在自觉的心理认同基础上产生的对文化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文化心态,是由文化主体性所塑造的。文化主体性铸造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强化一个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文化自信和自立自强。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布局、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基本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许多重大原创性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了明确的主体特性,厚实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根基。

  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依托文化主体性的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中华民族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是克服现代化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文化的主体性越强,文化自信就越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拥有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越大。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特色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构成了根植于中华民族内心的、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使中华民族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并呈现出区别于其他民族主体性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证明,不同民族的文化及文明的区别就在于其文化和文明的主体性内涵与特质的不同,在于其价值观念、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的不同,由此,文化主体性及建立在主体性基础之上的文化自信,就成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成为世界文明多元多彩、交流互鉴的重要根源和重要动力。

  3.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巩固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新时代新征程,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在“两个结合”中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

  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在发挥文化重大作用中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文化的生命力来源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同样,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也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华民族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在这场伟大实践中,文化建设不能缺席。只有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独特的精神标识,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赋予文化自信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更是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以及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滋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磅礴伟力。

  深入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在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彰显中华文化优势特色中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都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在历史上,中华文明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一个重要奥秘就是长期以来保持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真正做到了融通中外、贯通古今。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深入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同时,我国要建构同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就要在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彰显中华文化的优势特色,这是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和不二选择。例如,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主张“睦邻友好”,崇尚“以和邦国”,强调“和而不同”,奉行“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只有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深入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积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才能在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13日 06版)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