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9 23:22:05 来源: sp20241229
日前,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拟表彰对象的公示。这是首次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荣誉规格和重视程度之高,引发社会关注。透过这份表彰名单,不难发现此次表彰对象突破了高校、科研院所、科创平台等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创新生产阵地,涵盖了互联网公司、制造业民企等经营主体;获奖领域不仅有基础理论学科,更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关领域。这项表彰体现了国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需求,以及对工程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
工程教育与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相连,卓越工程师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升级改造的战略人才力量。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约1905万人,其中工程师为1765.30万人,规模总量位居全球前列。然而,我国最低仍存在2000多万的工程师人才缺口,尤其缺乏世界顶级学术大师和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如何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的体制机制,独立自主培养一大批创新潜质大、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工程师人才,成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更是回应西方国家“小院高墙”打压的底气。
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核心内容。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遵循传统人才培养规律之外,应突出产教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科学技术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知识生产与科技需求的紧密衔接。
一方面,要强化产业实践在工程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持续推进政企校的高层次产教融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要跳出在单一学科门类课程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习环境更加贴近产业实践,让研究问题更加符合现实需求。高校应主动由以前的校内资源平台向校外空间拓展延伸,建设产业、政府以及社会共同参与的育人平台,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在合作共同培育工程创新人才、深化科学研究发展、加强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度拓展,强化创新链、学科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自觉针对产业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研究,为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工程人才保障。
另一方面,要畅通产学研转化途径,突出卓越工程师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鼓励工程技术人才研究破解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难题,探索贯穿国家、省、市、高校、企业的一体化工程技术实验创新创造平台。加强“个人学术志趣+国家战略需求+产业发展诉求”的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增强科学研究的市场导向和问题导向,增进个人研究成果与国家产业需求之间的对接,降低科研转化风险,激发卓越工程师的学术内生动力,发挥卓越工程师技术创新对产业技术升级的促进和引领作用。加快科研和工程技术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优化产学研全链条工程师培养生态,让越来越多的卓越工程师能够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王 茹
王 茹 【编辑: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