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22:52:37 来源: sp20241122
本报记者 杨天悦
近几年间,预制菜成为餐饮界最炙手可热的风口之一。当工业化浪潮席卷人们的餐桌,对烟火气消失的遗憾、对菜品口感的挑剔,增加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抵触情绪,坚持门店现炒的餐厅反而成了香饽饽,吸引一批喜爱“锅气”的忠实拥趸。
“反预制菜”小馆人气旺
“没有预制菜,全靠猛火炒”,东四环外八里庄路上,新开业的“盖码帮”饭店门口的大字招牌吸引着过路人的目光。店内墙上贴满各式海报,写满“不用预制菜”“拒绝黑科技”“现点现炒”等字样,被不少食客誉为“一股清流”。昨天傍晚6点多,店内座无虚席,除了在附近写字楼工作的白领在这儿吃工作餐,也有不少人特意从几站地之外赶来品尝现炒的“锅气”。
高调喊出“拒绝预制菜”的街边小馆不止这一家。雍和宫大街边,一家名为“北新桥红焖羊肉”的小馆装潢十分朴素,墙面上“本店不使用中央厨房,所有食品坚持小火慢炖”的字样格外显眼。来这里吃饭的食客,很多都是为了这一口“小火慢炖”的锅气。
尽管店里只有十几张桌子,后厨却配了6名员工。“做饭也得讲究一个新鲜现做、真材实料。”店主郭思遥说。
对于拥有中央厨房的连锁饭店而言,标准化生产的预制菜能节省人力、食材等各项成本,许多主营外卖的快餐厅也热衷于通过采购预制菜实现降本增效。相比之下,仍然坚持现炒现做的街边小店,逐渐受到食客的青睐。
“定制化”对餐厅要求高
坚持门店现炒除了吸引眼球,也会对饭店后厨提出更高要求。在不少食客看来,区分餐厅使用预制菜还是门店现炒的标志之一,就是菜品能否按特定要求进行调整——不能调整辣度和食材搭配的大概率就是预制菜。
记者注意到,盖码帮店内近半数菜品都能降低辣度或免辣椒,主营淮扬菜的黑珍珠餐厅淮扬府也能为顾客提供定制化口味的菜品。
“有的顾客需要加辣,有的顾客有忌口不吃葱、香菜或者海鲜。”淮扬府安定门店负责人毛莉明告诉记者,门店已经原址经营13年,所有菜品都现炒。“顾客有什么需求点餐系统里都能选,系统里没有的,我们就找技术供应商加进去,现在已经足足加了两页。”
盖码帮“帮主”告诉记者,现在店里4名厨师已经忙不过来,春节后还得继续招工;猛火爆炒油烟大,后厨也需要配备功能更强的油烟净化系统,这些都会增加成本,只能从门店装饰和营销费里省。
预制菜发展亟待国标规范
近几年的餐饮行业中,预制菜是风头最盛的赛道之一。西贝、眉州东坡等连锁餐饮品牌率先通过中央厨房“高调”打造预制菜品牌,贾国龙功夫菜、王家渡等相继诞生,这一“风口”也吸引无数资本入局。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预计2026年升至万亿元。
在过去,速冻水饺和面食、真空包装的熟食、保质期较短的半成品年夜饭等,早已被广大消费者欣然接受。但随着预制菜进入饭店代替现炒,对“锅气”消失的遗憾引发消费者的抵触情绪。
引人关注的是,最近,一种名为“锅气香精”的食品添加剂进入大众视野,据商家介绍,只要在复热好的预制菜里加上一滴,就能“完美还原炒菜时的锅气,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不过,爱好做饭的市民袁女士尝试后发现,“锅气香精”根本不能代替现炒,“香气经常跟食材对不上,吃起来味道很怪。”
在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目前进入预制菜赛道的企业水平参差不齐,需加快制定预制菜行业标准规范,回应公众对预制菜安全性的担忧,并从消费端倒逼产业创新升级迭代。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预制菜国标报送稿目前已经成形,其成果最快将于半年内面世,其中最大亮点是禁止添加防腐剂,同时必须冷链运输。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完善监管机制,预制菜有望步入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北京日报)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