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千座城 点亮万家灯

发布时间:2024-11-25 01:47:48 来源: sp20241125

  图①: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基地风电园区。   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供图   图②:国网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800千伏伊克昭换流站。   张 枨 孙海强摄   图③: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   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供图

  盛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天蓝草碧,处处都是醉人景色。在这里,智慧矿山的全面应用,使一座座煤矿里产煤不见煤、运煤不见黑;在沙漠腹地与山梁上,一台台风力发电机随风缓缓旋转、一片片光伏面板迎着朝阳闪耀,将产出的绿电通过一根根特高压电线源源不断输往全国……

  作为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西气东输基地、陆上新能源基地,鄂尔多斯全市含煤面积占比达70%,煤炭储量占全国1/6,拥有320座煤矿,年煤炭销售量达8.5亿吨,天然气储量也占全国1/3。鄂尔多斯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在北京,每5盏灯里就有1盏是鄂尔多斯点亮的;在京津冀地区,有一半家庭的天然气来自鄂尔多斯……

  近年来,鄂尔多斯积极构筑世界级能源产业、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建设国家煤炭保障基地、清洁电力供应基地、油气战略储备基地、氢能应用示范基地、储能实验实证基地,为中国能源安全筑牢“压舱石”。

  守护一方  “温暖担当”

  走进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的国网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800千伏伊克昭换流站,只见绵延起伏的毛乌素沙地延伸到视线之外,眼前是高耸的铁塔、错落交织的特高压线,耳边是嗡嗡作响的电流声。

  该站是±800千伏内蒙古上海庙—山东临沂特高压直流工程的起始站,运行人员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设备运行情况。

  “6月15日到9月15日是用电高峰期,作为全国输送容量最大的±800千伏换流站,我们这里的电主要运往山东省,为持续提升特高压运维能力,我们建立健全‘无人机+可视化+人工’立体巡检模式,输电运维工作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推动‘蒙电外送’强劲增长,服务全国电力保供大局。”该换流站副站长贾鸿益说。

  为响应“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能源战略号召,2019年1月11日,该换流站和±800千伏内蒙古上海庙—山东临沂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投运,线路总长1238公里,途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6省份。运行5年来,累计为山东省输送电量1600亿千瓦时,相当于64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占山东省总用电量的近1/10。

  在百公里外的乌审旗,中国陆上最大的整装致密气田——苏里格气田,集气站自动控制、区块智能安全保护、气井智能开关、机器人与无人机巡检、产能智能管家等新技术“多管齐下”,守护一方方“清洁气”通过外输管线输往100多座城市。

  近年来,鄂尔多斯着力推动天然气增储上产外运,推进苏里格、大牛地、东胜等气田稳产上产,全市建成油气长输管道25条、管线总长度3632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管线的60%,保障全市天然气产量的80%外送至京津冀等地区。

  丰富的能源资源是鄂尔多斯的“发家”底牌,也是能源保供的底气。“鄂尔多斯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持续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是国家能源基地的‘温暖担当’。”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表示。

  同时,鄂尔多斯全力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积极促进化石能源资源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开发利用,推动在产煤矿增产、在建煤矿投产、停产停建煤矿复工复产,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

  既要高产量还要绿色、可持续安全发展。鄂尔多斯加快煤炭生产技术变革,加速智慧矿山发展:发布《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规范》编制成果,在全国首创煤炭工业“三化融合”发展,构建以“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生产智能化、矿区生态绿色化”于一体的现代化煤矿建设标准体系;同步打造能源产业数字信息化平台,建成覆盖市级、旗区、煤矿的“一张网”,实现煤炭产业发展全流程科学化管理,为能源现代化治理提供强有力支撑。

  “到2025年,鄂尔多斯生产煤矿全部建成智能化煤矿,全部达到二级以上的标准化煤矿标准,重点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率100%,带动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鄂尔多斯市市长杜汇良表示。

  “煤头化尾”   一“煤”多“变”

  在位于准格尔旗的内蒙古久泰馨远新材料有限公司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项目施工现场,机械吊塔高耸林立,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

  该项目预计于今年10月建成投产,是世界首套万吨级以碳氢化合物为产品的二氧化碳利用项目,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省去了甲醇合成步骤。“每生产1吨芳烃产品,可以消耗3.2吨二氧化碳,等于生产1吨产品,即可减少3吨多二氧化碳的排放。这项技术已经经历了小试和中试阶段,现在正在进行工业化实验,对全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具有引领意义。”该项目组组长郑敏介绍。

  鄂尔多斯围绕落实“双碳”目标,以“煤”为基,瞄准“煤头化尾”,构筑了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和烯烃、煤基新材料等多条产业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基全产业集群发展全面推进,煤化工的“代码”在煤发电行业绿色化、煤制气行业规模化、煤制油行业现代化的“升级程序”中持续迭代优化,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作为全国五大煤制油气战略基地之一和国家四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鄂尔多斯已建成煤制油年产能124万吨,煤制天然气年产能14.2亿立方米。其中,鄂尔多斯神华煤制油项目建成和成功运行,标志着中国成为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的国家;伊泰煤间接液化项目是国内第一个建成的煤间接液化试验示范项目;汇能煤制气项目填补了国内外采用水煤浆气化技术生产煤制天然气的技术空白……在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的生产现场,一条条生产线“合奏”出现代煤化工产业的一个又一个“高音”,成为国家加强油气安全战略技术储备的前端“试验场”。

  2023年,鄂尔多斯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68.1%,煤炭就地转化率达20.6%,已建成现代煤化工产能2000万吨。2023年3月,年产300万吨、全国单厂规模最大的“绿氢+”煤制烯烃产业基地在乌审旗开工建设,这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的项目。按照预期,到“十四五”末,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产能将超3000万吨,“十五五”末将超5000万吨,将打造产业门类最全、产业链条最长、产业体系最完整、产业技术最先进、产业规模最大的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

  鄂尔多斯还实施能源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能源产业扩绿降碳行动,搭平台、引人才,提高能源自主保障能力。

  鄂尔多斯与清华大学共建鄂尔多斯实验室,组建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费托合成α-烯烃、煤基特种蜡、PVC无汞化生产等一批创新成果填补行业空白。鄂尔多斯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一“煤”多“变”,使鄂尔多斯产业转型不断加速,传统能源产业结构持续升级,逐步成为国内现代煤化工试验示范项目集中区。

  “氢装”上阵  多轮驱动

  在位于伊金霍洛旗的蒙苏经济开发区,首座加油、加氢、充电合建站前,“加氢”的运煤重卡络绎不绝;在康巴什区,印有“氢动力”标识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穿行在绿荫如盖的街道上,安静、平稳、舒适是乘客的普遍感受。

  走进位于蒙苏经济开发区的鄂尔多斯国鸿氢能公司,一进大门,就能见到摆放整齐的大红色氢能卡车。“每台氢能卡车配备10个储气瓶,共36公斤氢气,能跑300公里,也就是正常卡车一天的里程。目前传统燃油车百公里柴油成本需320块,而氢能重卡百公里成本在250至300块,成本优势较为明显,且氢的价格每年都在降低。”鄂尔多斯国鸿氢能副总经理杨震说,“鄂尔多斯地区煤矿企业较多,重卡市场需求量大,同时当地制氢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这也是我们在此发展的‘底气’。”

  风光无限、“氢装”上阵,作为一类风能资源丰富区和二类太阳能资源丰富区,鄂尔多斯全年平均日照时数达3000多小时。同时,砒砂岩裸露区和干旱硬梁区占全市面积的48%,还有大片煤矿复垦区、塌陷区,风光装机空间广阔。

  去年6月,中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成功“出氢”;今年5月,50吉瓦时锂离子储能电池智能制造项目在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这是目前内蒙古规模最大、环节最全的储能产业项目;今年鄂尔多斯将在库布其沙漠北缘、黄河以南,规划建设总长约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的“光伏长城”,容纳1亿千瓦装机容量;今年还将在毛乌素沙地南缘布局建设长约150公里“一廊多点”风电光伏项目,容纳5000万千瓦装机容量……鄂尔多斯正加快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全链条产业集群。

  昔日的“卖炭翁”挥一挥衣袖,甩掉“煤灰”,向绿而行。对于盈余的绿电,鄂尔多斯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打造多能互补的电力供应基地,并不断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搭建特高压绿电外送通道,正在实施蒙西至京津冀、蒙西至中东部的2条绿电外送通道,让更多绿电外送。

  产业链也是安全链,为提升新能源发展的“安全等级”,鄂尔多斯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落地亿元以上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50多个,一大批行业头部企业将重点项目布局在此,一个“风光氢储车”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雏形已现。

  目前,鄂尔多斯新能源装机并网规模已突破1000万千瓦,累计获批新能源发电项目超7000万千瓦。到“十四五”末,鄂尔多斯将形成光伏风电装备产能160吉瓦、氢燃料电池系统3万套、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100吉瓦时、新型储能装机600万千瓦、正负极材料产能100万吨、新能源汽车产能50万辆,“风光氢储车”产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

  今天的鄂尔多斯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担当作为,构建起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全面跃升,有力支撑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张晓艳参与采写)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