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村医张智娟:30载做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

发布时间:2025-01-04 09:32:21 来源: sp20250104

   中新网 北京4月30日电 题:大理村医张智娟:30载做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

  作者 国璇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平坡镇高发村地处深山,世居彝、白、傈僳、汉、回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8%以上,曾是全县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也是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乡村医生张智娟成长和工作的地方。

  1974年,张智娟出生于高发村的一个多民族家庭。爷爷是彝族,奶奶是白族,姑姑嫁到了一个傈僳族家庭。自小耳濡目染,张智娟掌握彝、汉、白、傈僳4种民族语言,熟悉各民族的习俗文化。

  以多民族语言科普传染病预防知识、自掏腰包为困难民众垫付医药费、经常走村串寨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解村民矛盾……从医30年,张智娟和她的诊疗箱一道,在守护村民健康的路上步履不停。

  “乡亲们帮助我成长”

  张智娟13岁那年,父亲因病离世,家庭陷入窘境。“父老乡亲帮我们干农活、送食物和衣服,我们三姐弟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父亲的去世、乡亲们的关爱,让她下决心当一名医生,救治更多偏远山区的病人。1991年,张智娟考入县职业高级中学医士班学习,毕业后回到高发村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高发村下辖13个自然村,地广人稀,山路崎岖。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多为老弱妇幼。有个头疼脑热,村民总会第一时间给张智娟打电话。不分昼夜、随叫随到,是她的日常。

  2001年夏天,张智娟接到一位彝族妇女难产的求助电话,怀孕8个多月的她隐瞒家人,走了1个多小时夜路赶到现场,保证了母子平安。“在条件落后的那些年,我先后接生了80多名婴儿。”

  多年坚守让她受到村民的信任与尊重。一次,一位老大爷徒步从8、9公里外的羊肠小道前来输液,张智娟为他煮了一碗面,老人离开后又折返。“他走到半路歇脚,发现我多给了8块钱。他说我为他煮面,他不忍心多拿钱,一定要还回来。”提起这段经历,张智娟有些哽咽。

  “治病救人是我的责任,乡亲们也很心疼我。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张智娟说。

  “让乡亲们少跑远路”

  目前,张智娟每年服务3000余人次,服务半径达15公里。为更好满足村民的健康需求,她积极参加各种医疗技术培训班,学习了方剂、针灸、拔罐、推拿等,不断精进医术。“我很喜欢培训,每次不用学多,能掌握一件实用技术就行。笨鸟先飞,熟能生巧。”

  2019年,张智娟为一位常年足跟痛的阿姨进行针灸疗法,三天后,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这令张智娟深受鼓舞,也让她此后在问诊中注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科普中医药健康知识。

图为张智娟入户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受访者供图)

  去年,高发村建成220平方米的中医馆,被大理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大理州中医药管理局授牌“大理州示范中医室(中医阁)”。针对农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既开展中医理疗,也根据患者病情适时开具西药处方,临床经验丰富的张智娟摸索出了一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通过普及中医‘治未病’理念,村民们增强了卫生健康意识,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生。同时,我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让乡亲们少跑远路。”

  “有事就找张智娟”

  春去秋来30载,张智娟也见证了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和乡村振兴的发展。

  过去,高发村出行不便,陪同重病患者到医院检查费时费力。随着脱贫攻坚的开展,高发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张智娟考取驾照并买了车,方便亲自护送村民就医,实现了“大病不耽误”。

  是医生,也是家人。张智娟兼任高发村党总支第一党支部书记和村妇联主席。不出诊时,她的卫生室就成了临时调解室,婆媳矛盾、邻里纠纷……各族妇女都喜欢让张智娟主持“公道”。她也定期上门入户,宣传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方针政策,关心留守儿童,了解留守老人和妇女的生产生活情况,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尽管收入不高,张智娟从未收取村民的出诊费,还经常自掏腰包为困难民众垫付医药费,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补助、救助。

  “有人问我这么做要收多少钱,我说不谈钱,这里生我养我,我对这片土地有感情。”张智娟说。(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