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5:30:19 来源: sp20241205
社区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居住空间,是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也是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据统计,城市居民有75%的时间在社区度过。到2035年,我国约有70%的人口将生活在居住社区。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工作,不仅在硬件住房上扎实落地,还在软件服务、治安、卫生、教育、娱乐、文化公园等方面日益完善。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多位专家近日表示,如何有效弥补社区治理中的短板和弱项,以提升其整体水平,进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是当前社区治理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建设绿色社区备受关注。其中,社区内可感、可享的“小而美”绿地成为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而对社区绿地而言:“三分靠种,七分靠养”。优质的社区绿地并非仅仅依靠设计就能实现,还需要精心养护。
事实上,让社区绿地能保持“日久如新”更重要的就是在于绿地的养护,而随着一个社区交付时间的增加,其绿地的土壤及草种都会渐渐退化,这就需要在绿地的养护中不断的增加养护的支出。然而一个社区的绿地维护的费用在物业费的占比通常不高,可以满足日常的绿地简单维护,却很难在土壤及草种退化后进行土壤的翻新以及草地的补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社区开始探索新的绿地养护方式。通过引入专业的园林公司、鼓励居民参与以及采取可持续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土壤退化和草种问题,保持社区绿地的健康和美观。这不仅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能够为未来的社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日,一项针对社区绿地所设立的绿地养护补充基金受到关注。据了解,“绿地养护补充基金”是由位于北京昌平南部的紫金书院项目所发起的一项倡议。目前,该基金已经成立一年以上,初始本金由项目的开发企业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注资200万元成立,后续不对社会开放,但接受小区的业主和社区建设单位的捐助。截至2023年11月30日,该基金新接受业主及各建设单位捐款73万余元。
据悉,该基金为永续基金,基金的本金固定用于理财,其产生的利息收益则在需要时用于绿地养护费用的补充,从而避免因资金不足而导致交付后的社区绿地失修、斑秃等问题的出现。基金当前暂由开发商代管,在社区交付后将转交给业主,由业主和物业协调,在绿地养护费用不足时支取使用。
绿地养护同样是评估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通过规范化约束养护质量、作业规范和方式等方面,才能有效确保空中、地面和水面等绿化区域都能呈现出良好的景观效果。
“据统计,绿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相邻两个二手房小区的溢价空间,相差可达5%。因此,绿地不仅是小区的门面,更是业主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之一。”项目所属集团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玉峰表示,然而,维护好一片绿地却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
黄玉峰介绍,针对绿化养护的细节维度,他们创新地设立了“五星绿地”的养护标准。这一标准包括五个方面:平整、无斑秃、无杂草、到边到角、长期保持。
共享是开端,更重要的是随后的共护共治。“如何有效运用基金,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以及如何确保基金的可持续性、透明度和公正性,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在未来,我们将与业主保持密切沟通,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黄玉峰表示。
小小的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社区未来的绿地养护问题,还拉近了业主之间的邻里关系,缔造出和谐共治的社区风尚。
“通过设立专项基金,许多业主都积极参与到绿地的保护和养护中来。”紫金书院的业主黄先生表示,这不仅可以提高社区绿地的使用效率,还有助于提升社区的环境质量,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后续,根据绿地养护补充基金收益和紫金书院项目园林情况,我们将专门使用资金进行草坪更换、土壤改良和地形调整等工作。通过细节提升社区品质,保持五星级园林状态。”物业负责人表示。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程鹏表示,设立绿地养护补充基金这一举措,旨在保障5年后、10年后的社区环境依然可以保持原样。该项目的探索实践为我国社区绿地养护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他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创新模式涌现,让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始重视绿地建设和管理,让原本黯淡无光的绿化带焕发出新的生机。
另有专家表示,要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为了汇聚起磅礴的多方力量,既需要情怀担当,也需要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共同谱写社区治理新篇章。
(责编:杨虞波罗、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