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观察

发布时间:2024-12-22 21:07:55 来源: sp20241222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今天的中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从历史长河来看,如果说我们这一代人能留给后人点什么,我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也是党的执政宗旨、执政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握人民愿望、集中人民智慧,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坚持胸怀天下、展现大国担当,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是我们观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开创全新局面的一个独特视角。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是其中之一。

  从一穷二白起步,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高度浓缩的现代化创造了奇迹,“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

  “胡焕庸线”东南方43%的国土,居住着全国94%左右的人口,生态环境压力巨大;该线西北方57%的国土,以草原、戈壁沙漠、绿洲和雪域高原为主,生态系统非常脆弱。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成为热切期盼。

  理论创新推动全党、全社会思想认识趋于统一。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不仅关系经济发展质量,而且攸关每个人的生活品质。”

  “加快发展面临更多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这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

  回答时代课题,推动实践发展,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点。

  理论创新指明生态文明建设方法路径。

  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指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提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科学指引。

  岁月为名,山河为证。

  2014年2月下旬,北京遭遇严重雾霾。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调研,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

  调整产业、降尘控车、压减燃煤……啃下一个个“硬骨头”,打赢一场场“大硬仗”,北京迎来蓝天常在、空气常新。

  大气污染治理,国外一些观察者曾认为“不花三五十年是不可能改变的事”。从北京到全国,“蓝天保卫战”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多,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从下大气力治理水环境污染,到多措并举推动农村环境整治;从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到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科学开展……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江苏苏州,位于太湖之滨的“千年绸都”盛泽小镇,越来越多面料有了绿色“基因”。一家印染企业用数码打印替代传统染缸,用水环节全部省略,大大提高了清洁生产水平。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催生了新质生产力,推动纺织产业迈上“绿色路”、织就“新图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流域经济总量翻番、城镇化率提高10%、人口增加380万的情况下,太湖水质仍得到明显改善,“水边芦苇青”“湖是碧玉杯”的美景正在逐渐恢复。

  实践深刻表明,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才能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判断,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新坐标。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一定能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这是一份写在山川大地的答卷,也是一份写在人民心里的答卷。

  (二)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通过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是重要方法。

  改革发力,以“制”促“治”,守护绿水青山的力量更强。

  让青山有“价”、绿水含“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推进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及相关领域改革。

  2015年4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印发,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同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明确提出“开展跨地区生态补偿试点”。

  2016年4月,《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印发,提出了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目标任务。

  2021年9月,《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对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作出部署。

  实践深刻证明: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矛盾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

  从“一江清水出新安”的浙皖实践,到一河“赤水”、两岸青山、三省共护的云贵川探索,再到变“分段治水”为“全域治水”的京津冀协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在实践中释放出强大“乘数效应”,有效调动起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锣密鼓——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创造性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真正实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创新赋能,点“绿”成“金”,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更宽。

  甘肃张掖,大力保护祁连山生态,发展生态游、种植养殖多样化经营,完成35.1万亩林业碳汇和400万亩草原碳汇交易,实现净收益7450万元。

  山东日照,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将日照水库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关联产业“融合”开发——生态环境改善有力提升生态渔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的开发品质和价值,生态产业建设又“反哺”水库周边群众、带动增收。

  四川泸州,推出“绿芽积分”小程序,建立个人碳账户,把个人的低碳减排行为量化,变成人人看得见的“碳钱包”、碳资产。北京“绿色生活季”、黑龙江哈尔滨“碳惠冰城”、广东深圳“低碳星球”等小程序,开发了一系列便民服务和公益活动,成为撬动居民参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支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绿色低碳消费,鼓励绿色出行,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生态环保意识。”用好包括碳账户在内的创新机制和实践,奏响的是全社会节能降碳的“交响曲”。

  从把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到加速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从加强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产品创新,到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今天的神州大地,一系列创新举措汇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三)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条宝贵经验。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实行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今年6月1日起,《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施行。这是我国首部生态保护补偿领域的法律法规,标志着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开启法治化新篇章。

  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藏羚羊种群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不足2万只恢复增长到7万多只……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施行,成为高原上生灵草木、山川河流的“守护神”。

  九曲黄河,尽显奔腾壮阔,黄河保护法直指“九龙治水”病灶,强化流域一盘棋意识,助力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以法治之力护佑生态之美,新时代以来,我们持续强化生态环保领域立法。从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到实施“史上最严环保法”,再到制定修订20多部生态环境相关法律……目前,我国已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初步形成了覆盖全面、务实管用、严格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一个鲜明特点和突出优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相衔接,一体建设国家法治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

  长江岸线保护、洞庭湖非法矮围整治、祁连山生态修复、秦岭违建别墅整治……自2015年建立实行以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敢于动真格,不怕得罪人,咬住问题不放松”,有力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坚持党政同责,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制度创新,取得了“中央肯定、百姓点赞、各方支持、解决问题”的显著成效,“成为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

  2019年6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印发实施,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第一部党内法规的形式规范督察工作。2022年1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印发实施。督察工作保障更加有力。

  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从“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被写入党章,到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制度,再到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面对“硬约束”,领导干部对“国之大者”始终做到心中有数,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真正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

  “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之所以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关键就在于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用党纪国法管权治吏、护蓝增绿,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保证了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法规制度,坚持运用好、巩固拓展好强力督察、严格执法、严肃问责等做法和经验。”以良法保障善治,以严格执行彰显法律权威,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汇聚的是守护绿水青山的磅礴力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新征程上,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一定能让中华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