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7:34:52 来源: sp20241130
新华社天津5月8日电(记者张泽伟 宋瑞 杨子春)“中塞是患难与共的‘铁杆朋友’,足球是我们的共同爱好,希望我们之间的交流交往更加密切,从足球扩展到更广阔的体育、文化、经贸等更多领域。”53岁的塞尔维亚人亚历山大·潘蒂奇说。
在天津外国语学校南普小学,亚历山大·潘蒂奇(右一)为小学生讲解训练内容(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潘蒂奇并没有想到,6年前的一个决定,会让自己的命运如此紧密地与中国相连:2018年,拥有欧足联A级教练执照的潘蒂奇决定来中国执教一支中乙球队。
“我从未去过中国,我想看看不同的世界。”
带着好奇与期待,潘蒂奇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中国的美景、美食首先俘获了他的心。这里的食物太丰富了,饺子、面条、烧烤等,潘蒂奇都喜欢。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10余个城市都有他的旅行足迹,中国的辽阔多姿、古今交融,令他沉醉和着迷。
而最能牵动他的心的,是中国足球。
在天津市足协青训基地,亚历山大·潘蒂奇(中)指导小球员的防守站位(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自2019年转战天津开展足球青少年训练后,潘蒂奇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我当过职业运动员,也做过教练,足球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潘蒂奇说,能把爱好变成工作,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每周有四天时间,潘蒂奇会在天津市足协青训基地带领孩子们训练。他曾执教2011年出生的一批孩子,其中不少已进入当地的顶级职业俱乐部津门虎。如今青训队中这批2015年出生的孩子,他才接手两个多月。
“能为中国足球培养后备人才、输送好的苗子,是我的荣幸。”潘蒂奇说,自己训练的孩子未来若能入选中国国家队,将是他从事这份工作最大的成就。
在天津市足协青训基地,亚历山大·潘蒂奇在训练时鼓励小球员(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为此,他投入了极大的辛劳和热情。他注重细节,训练中随时叫停纠正孩子们的动作;他主张训赛结合、以赛促训,积极争取每一个打比赛的机会;对一些表现尚不突出的孩子,潘蒂奇也并不放弃,他说,不能过早给孩子们下定论,再给他们多一点时间,也许他们就能变得出类拔萃。
为了更好地与孩子们沟通,他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中文,与孩子们打成一片。
“慢一点”“准一点”“防守”“很好”……潘蒂奇在青训基地的绿茵场上高声为小球员们指导着防守站位。身高两米的他不时俯下身耐心为小球员们讲解、示范,小球员们也注意着每一个训练细节,他们在教与学的合作中配合默契。
在天津市足协青训基地,亚历山大·潘蒂奇(左一)通过助教兼翻译为小球员讲解防守技巧(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与一些来中国职业联赛“淘金”的外教不同,潘蒂奇更乐于在中国足球基层“铺路”。“我不羡慕那些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我喜欢在金字塔底端筑牢基底,这比任何工作都重要。”在他看来,中国人口众多,并不缺踢球的孩子,缺的是发现“苗子”的慧眼和成就“天才”的伯乐。
除了在青训基地培训小球员,今年以来,潘蒂奇每周还要参加天津市足协组织的“外教下基层”活动,到诸多天津学校为小学生们上一场别样的足球课,广受师生欢迎。天津市河东区凤凰小学副校长李博说,外教们用先进的足球理念和轻松有趣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足球体验。
在潘蒂奇看来,“外教下基层”活动还有更重要的意义——不仅在更广阔的中国基层推广足球,扩大足球人口,还能发现一些被“淹没”的足球“遗珠”,扩大中国足球的选材面。
亚历山大·潘蒂奇(右)在天津市静海区华康街道第一小学指导小球员进行足球盘带(3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我确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非常有价值,我对中国足球的未来充满信心。”潘蒂奇不断延续着自己的合同期限,他说自己已经习惯并深爱着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
前不久,潘蒂奇的妻子来天津生活了一个月,她对中国的一切也很感兴趣,兴奋地表示要把女儿也带来中国团聚。天津,已然成为潘蒂奇在塞尔维亚之外的又一个家。
潘蒂奇因足球与中国结缘,他还希望足球发挥更大的桥梁作用,促进中国与塞尔维亚的友谊与交流合作。
潘蒂奇的愿望正在变成现实。2022年底,天津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开通直航航班,双方交往更加便捷。如今,新聘请的两名塞尔维亚籍足球青训教练已经来到天津工作,潘蒂奇又多了两位“老乡”。天津市足协也组织多批青少年运动员前往塞尔维亚交流学习,双方还签订了足球合作协议。
在天津市足协青训基地,亚历山大·潘蒂奇(中)在训练结束后与他的塞尔维亚“老乡”米尔科·拉多万诺维奇(右)和阿伦·查卡拉一起走出训练场(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聘请塞尔维亚高水平教练来津执教,派出青少年球员前往塞尔维亚交流学习,这既是天津‘走出去、请进来’的足球发展思路,也是中塞互相成就的具体写照。”天津市足协副主席、秘书长崇勇说,塞尔维亚友人在助力中国“足球梦”的同时,也因足球成就了他们的“中国梦”。
(责编:艾雯、崔译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