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在自然灾害防治方面 加大对周边国家支持力度

发布时间:2025-01-11 03:04:00 来源: sp20250111

   中新网 11月14日电 应急管理部11月14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建设进展成效,发布《“一带一路”国家灾害评估报告》。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李胜利在会上表示,周边是合作机制建设的优先方向,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建立中国东盟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机制,建设中国—东盟地震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共同编制《东盟灾害韧性展望》等灾害管理指导文件。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应急管理合作,建设上合组织多边协作应急信息共享系统,并将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应急医学合作中心。推动建立中国—太平洋岛国灾害管理合作机制,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已列入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并成为优秀案例。推动建立澜湄灾害管理合作机制和中国—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

  二是不断加大务实合作力度。在自然灾害防治方面,加大对周边国家的支持力度。开展地震减灾合作,帮助老挝、缅甸、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尼泊尔等国建设地震监测台站,为中缅油气管线等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安全生产方面,协助老挝制定安全生产法,逐步推进与周边国家在应急管理政策、规则与标准领域的“软联通”。在应急救援方面,去年组织中国政府专家组赴巴基斯坦开展防洪减灾指导。今年3月,瓦努阿图遭受热带气旋灾害后,充分发挥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作用,向瓦努阿图提供铁皮瓦3万平方米,太阳能灯3千盏、大米等食品20吨。前不久,尼泊尔发生地震,我部紧急协调调拨600顶帐篷、4600条毛毯等中央救灾储备物资支持对尼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三是持续加强周边联防联控。推动与蒙古、缅甸、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建立边境地区森林草原火灾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提高防灭火能力,提升边境防火联合响应行动效率,减轻跨境森林草原火灾对我国威胁,维护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服务边境地区合作与发展。今年5月,蒙古首次通过该机制向中方通报边境火情信息,双方合作及时扑灭。与俄罗斯建立中俄界河洪水通报渠道,相互通报汛情监测和预警信息,降低跨境洪涝对我国不利影响。

  李胜利强调,下一步,我部将认真贯彻习近平主席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以合作机制为平台,聚焦更多“小而美、惠民生、见效快”的项目,携手提升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切实维护区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急管理新贡献。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