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0:49:15 来源: sp20241123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珠水滔滔,风起云涌。
广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广州拥有214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8112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99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处红色场所,都是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份精神的传承。
木棉花是广州市花。木棉树雄姿英发、豪气干云,木棉花开似火,被称作“英雄花”。花与城相映、根与魂相承,英雄花成为英雄城市的形象代言。
为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2023年3月,广州启动“英雄花开英雄城”2023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以花为媒,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城市景观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引导市民赏英雄花、游英雄城、传英雄志、弘英雄气,让红色记忆触手可及,让英雄精神润泽人心。
1.红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冬月已至,街头虽不见木棉花影,但红色广州盛景常在。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的创新手段在不断延续,红色基因融入城市文化肌理,不断激励着广州这座英雄城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水上巴士是广州城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近日,记者在一劳大旧址码头登上一艘特殊的客轮。客轮上火红的木棉花画和“英雄花开英雄城”的标识引人注目,还有志愿者讲述红色工人运动历史故事:“码头,见证了我国工人阶级的诞生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一劳大召开期间,邓中夏、张太雷等173名参会代表,每天都乘坐渡船来往于珠江两岸……”
有游客感慨,平时上下班就坐这趟航线,在这么浓厚的红色氛围熏陶下,很受教育,“周末时还带家人参加‘红色工运之旅’,参观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等红色工运史迹,真切感受百年历史脉动”。
据广州市二宫(一劳大旧址)工作人员李鸢介绍,这条“红色工运之旅”是广州市总工会和广州公交集团合作开通的,是“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中“红棉之旅”版块的重要内容。“‘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助力我们打通馆内和馆外的红色资源,不仅方便了群众,也让更多市民走进和了解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李鸢说。
除“红色工运”主题客轮,广州公交1路线也换上新装,身披岭南木棉画;广州地铁一号线农讲所站内,岭南地标与木棉花相互映衬;“红棉悦读”花城书房遍地开花,300多场阅读活动在实体书店、特色阅读空间、图书馆举办;移动红色彩铃精准传播,“英雄花开英雄城”标识传遍千家万户;百人同植英雄树、千人同绘英雄花等活动引导市民礼赞英雄花、致敬英雄城……
随着“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的启动,以及“红棉之旅”“红棉研习”“红棉舞台”“红棉诗会”“红棉悦读”“红棉学堂”“红棉志愿”“云上红棉”等12个版块活动的火热开展,“红棉”处处绽放,广州城洋溢着英雄气。
“广州不缺红色资源,缺的是统一包装、创新展示。”在农讲所纪念馆宣教部主任柯楚彬看来,广州各大红色场馆以往大多采取各自独立宣传的方式推广自己。通过“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的开展,红色场馆不仅获得统一包装展示,各场馆还获得相互交流学习、资源联动的机会,广州红色资源在保护、管理、运用上得到一次质的提升。
据了解,“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启动一个月内,就组织开展各类红色文化活动6000多场次,吸引线上线下6000多万人次参加,成为具有广州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赞赏道:“把英雄城和英雄花有机结合,有特色、有新意,能让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
2.奏响公民道德建设大合唱
12月18日上午,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内,来自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第四期“粤菜师傅”毕节班的学员代林勇,正和同学们参加一场“红棉研习”活动。在广州市团校教师的带领下,他们需要通过认真观展、深度研习后,简述中共三大在党史上的多个“首次”,同时还需要选取其中一个“首次”进行讲解并录制一个90秒至120秒的短视频。完成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研习任务之后,他们将前往下一个研习点,最终在指定时间回到指定地点集合并进行总结点评。
“这种研习方式很有挑战,也很有意思。我们一起找创意点,创作短视频的台词和脚本,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不知不觉增加了对党史知识和伟大建党精神的认识。”代林勇说。
“红棉研习”是一种体验式、沉浸式的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系列活动启动后,各区各单位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设计“红棉研习”路线和研习任务,目前已推出20余条“红棉研习”路线,深受市民群众的喜爱。
“‘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有力统筹全市各级各单位,形成全城同频共振、弘扬红色文化的和谐乐章。”广州市委宣传部宣教处处长陈立春介绍,通过全城参与,把各类载体资源、媒体资源、阵地资源打通,奏响公民道德建设大合唱。
广州红色巾帼志愿宣讲队是“红棉学堂”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批批羊城巾帼宣讲员、巾帼志愿者、女性榜样等,深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校园内外,开展生动的宣讲和接地气的活动,点亮一片片“追光者”。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金牌志愿讲解员”沈莉莉是这支宣讲队的队长,十余年来,她怀揣着“让历史和人民记住先烈”的初心,让广州红色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渗入听众的心。
广州移动携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成立“元宇宙”联合创新实验室。在广州移动红色通信博物馆,一堂“元宇宙”实训课程的介绍不断勾起参观者的好奇心。在校园里,学生戴上VR眼镜和穿戴手柄,就可“身临其境”地模拟枪械拼装拆解、沙盘推演,通过再现历史场面体验红色文化等。同学之间还可实时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互动交流。参观者纷纷表示,“新技术的加入,为红色教育注入了科创元素,值得推广”。
3.闪亮“广州红”融入市民心中
“红色信仰的力量跨越了时空,在日日夜夜的排练过程中我仿佛与曾志同志‘隔空对话’,身处当年的艰苦环境……通过这段跨时空的旅程,我更加坚定了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决心……”这段话摘自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青年员工黄山山的入党申请书。
南方电网公司以广州电业局第一任局长曾志在任期间重安全、抓生产的事迹为主线,通过回忆其井冈山往事等场景创作的红色故事会,不仅感染了上万名观众,也在所有演职人员心中埋下红色种子,并生根发芽。参演人员都是广州供电局的一线员工,黄山山就是其中一员。
“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启动以来,通过实施“红棉剧说”青春行动,创作推出了10多个红色主题原创诗歌剧、情景剧、舞台剧、粤剧、话剧和剧本游,引领青年在参与公益演出中实现自我教育、传播红色文化。比如,广州大剧院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出品的原创歌剧《刑场上的婚礼》、以团一大为背景打造的户外交互沉浸式话剧《启航》、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出的《前往南方的号召》剧本游等。
“青年在一段段红色故事、一幕幕革命场景、一处处红色印迹中有共鸣,能共情,真正做到了信仰入脑入心入行。”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陶韶菁说。
广州越秀区珠光街道是广州市红色景点最密集的街区之一,像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在红色文化感召下,辖区内一家爱心企业以社会化运作方式设立“珠光街公益医疗救助服务站”,在广东省率先开通“无碍出行”福祉车公益救助专线,为特需特困人群就医出行保驾护航,用公益慈善的方式彰显红色基因的底色。
“‘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既是红色资源集中精彩的绽放,也是红色文化和城市精神生动有效的传扬。通过深入挖掘英雄精神,让一抹闪亮的‘广州红’潜移默化融入市民心里,自觉内化为行动的指南,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陈晓丹表示,系列活动凝聚起了英雄气,这种精气神“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接下来还要常态化开展活动,持续生动传播红色文化。
英雄花开,年年如约。这盛象让人相信,英雄城也必将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破浪前行,展现活力广州、幸福广州新风采。
(本报记者 吴春燕 张春丽 龚 亮 唐一歌)(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