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7:25:28 来源: sp20241125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中外科学家们对泥河湾盆地岑家湾遗址的最新研究发现,这里的古人类已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认知能力,并将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演化到更先进模式“准备石核技术”的时间提早至110万年前。
位于河北省阳原县的泥河湾盆地,分布着涵盖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各类遗址30余处,是研究早期东方人类起源和活动的重要区域。最新的这项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裴树文研究团队联合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理事会历史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中外科研单位共同完成,论文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
泥河湾盆地岑家湾遗址的位置及年代。(受访单位供图)
据研究团队负责人裴树文介绍,作为欧亚大陆东部古人类演化的重要区域,中国虽然拥有众多的早―中更新世(距今约258万―13万年)考古遗址,但早期的石器技术被认为长期停滞不前,具有相对原始的技术模式特点。
此次通过对岑家湾出土石器的技术分析和高精度3D扫描,研究团队发现了“准备石核技术”,这一技术的重要特征是生产具有一定标准的最终产品。遗址中还发现了具备一定修理模式的尖状器和钻器,这些单个修理工具为证实“准备石核技术”提供了更加坚实的证据。
岑家湾遗址“准备石核技术”及相关石制品。(受访单位供图)
业内认为“准备石核技术”起源于古人类石器技术演化的较高模式阶段。此前中国华南境内遗址发现过类似技术,时间距今80万年前。
裴树文认为,最新研究表明,拥有较高认知能力并掌握“准备石核技术”的古人类,在110万年前就生活在中国北方地区,并发展出一套与欧亚大陆西部不同的生存策略和技术形态。“作为非洲之外研究人类演化与技术发展的关键区域,泥河湾盆地在构建东亚百万年人类演化和行为发展模式研究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他说。(记者任丽颖)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