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2:56:46 来源: sp20241116
废水处理回收利用技术降解了喷水织机生产过程中废水的生化性,微生物处理技术有效处理废水池中的有机物,依托智能化管控技术可实时监测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情况……近年来,我国工业用水效率不断提升,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成效显著。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瓶颈的根本要求,更是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左右,基本形成主要用水行业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新格局。
废水循环再利用
工业节水取得有效进展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4。据《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98.2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量为968.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是全社会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减少工业生产用水量,提高水重复利用率,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手段。
“推进废水循环利用是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丁志军在近日召开的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现场交流会上说。
加快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是提升工业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有力举措。我国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工业用水效率明显提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在“十二五”“十三五”分别下降35%和近40%的基础上,2021年、2022年进一步下降,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相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
业内专家表示,对工业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回收其中的有用物质,并使工业废水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进行循环再利用,对于减少进入生态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降低企业生产用水成本,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先进装备补齐短板
技术创新助力降本增效
《实施方案》强调,稳步推进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升级改造,到2025年,推广100项先进适用的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工业废水排放的污染物往往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推动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创新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废水处理回用成本,还可以对废料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是各类典型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先进技术与装备的攻关,使废水经过处理后能对标达标,真正为企业生产所用。”业内专家说。
在用水过程循环方面,不少企业采用冷却水高效循环利用、生产过程分质用水梯级利用、高盐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等技术装备,降低生产过程水耗,提高水重复利用率。
在浙江嘉兴,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建设了中水回用设施,采用RO膜反渗透废水回用技术,经处理后的纯水能够回用至生产,同时将浓水通过回用管道至基地水站,作为循环冷却水补水使用。2022年,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以上。
丁志军表示,通过水资源使用环节的串联利用、配置过程的分质利用、排放末端的减排利用,推动企业用水实现一水多用、梯级利用,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保障水生态安全。
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园区围绕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全过程堵点、难点,加强协同攻关,创新低成本、高性能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装备技术工艺,打造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工程与服务等协同发力的示范样板。
创新模式激发活力
试点示范带动产业发展
近年来,各地聚焦工业节水增效,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持续深化节水型企业园区创建,推广先进节水工艺和技术,并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赋能工业节水工作,通过试点企业、园区创建形成了废水循环利用的先进模式。
在区域产城融合方面,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园区探索与市政再生水生产运营单位合作,完善再生水管网,将处理达标后的再生水回用于生产过程,减少新水取用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产城融合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新模式。河北的一家钢铁企业将周边城镇污水处理后用于工业生产,解决周边地区污水处理问题,同时补充了生产水源,2023年上半年再生水利用量达到了236131立方米。
在智慧用水管控方面,不少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智慧管理平台,提升废水循环利用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广东湛江的一家试点企业采用集中管控、大数据分析、Agent优化控制、图像识别术等技术,推动生产操作一体化、设备维检一体化、调度管理一体化,实现“生产监控一幅图、全厂水量一张表”。
用水过程循环、区域产城融合、智慧用水管控、废水循环利用补短板……针对企业、园区用水的不同环节、不同工序、不同用途量身打造先进模式,让废水“应用尽用、能用尽用”,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同时极大程度地促进了企业提质增效。
“要以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目标,以试点示范为引领,以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加快推广先进模式,发展节水服务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扎实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各项工作。”丁志军说。(实习生尉馨文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孙红丽、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