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市提供人文滋养(现场评论·文化中国行)

发布时间:2024-11-05 19:46:40 来源: sp20241105

  要让今天的人们感受名人故居的文化价值,就要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让文物说话,用历史滋养当下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走进浙江省绍兴市的鲁迅故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景致映入眼帘。回味少时学习的文章,不少游客在百草园体验泥墙根一带的趣味,近距离感受少年鲁迅的生活轨迹。书上的文字、文中的风土,可观可感,令人别有一番体味。

  名人故居何以打动人心?有游客在参观时感叹:“小时候读鲁迅,读的是风土人情;长大后再读鲁迅,找到了精神共鸣。”水乡社戏等文章内容,陪伴一代代人成长。通过照片、手稿、匾额,参观者进一步体悟文学作品的深意。这说明,名人故居是文化财富,其承载的历史气息和人文底蕴,对地域文化的构建与传承有着独特作用。

  走进名人故居,人们不仅在了解一个人的一生,也在感悟一座城的品格气质、一个时代的精神标识。在鲁迅纪念馆,游客不仅能看到鲁迅课堂讲义手抄本、留学时期的笔记、文学创作的手稿等,还能看到周恩来、蔡元培等的手稿、书信、抄本等珍贵文物。纪念馆还积极肩负起鲁迅同时期名人的相关文物,以及近现代革命文物、党史文献的征集、收藏、研究工作。丰富的文物,有助于参观者全面认识鲁迅,深刻理解同时期爱国人士为国为民的情怀和担当。

  历史文化名人属于“过去”,要让今天的人们感受名人故居的文化价值,就要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让文物说话,用历史滋养当下。前不久,鲁迅故里景区撤除23处隔离栅栏和隔离线;那张刻着“早”字的课桌也从文物库房里“走”出来,被陈列到展厅。这体现了景区对游客的信任,也吸引更多人慕名而来。国家文物局印发的《文物建筑开放导则》提出:“景区景点中的文物建筑,应尽最大限度向公众全面开放”“鼓励开展公众参与、体验、互动式活动”。距离更近,看得就更真切,就能更好感悟历史场景与时代背景。对景区来说,这也有利于文物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发挥其最大效用。

  从鉴赏珍贵文物到产生文化共鸣,代入感、场景感必不可少。人们走进名人故居,感受当年的生活情景,并与当下产生新的连接,才能引发情感的共鸣。在百草园后的朱家花园,游客可坐在油菜花旁品尝“百草园的下午茶”,有以桑葚、皂荚树等命名的零食,咖啡拉花上印着两棵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类似的体验活动和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同时,景区将鲁迅的作品与绍兴地域文化结合,打造了主题街区、文创产业等项目。这启示我们,激活名人故居的文化资源,就要立足特色、发挥特长,开发出兼具人文底蕴和灵动形式的新业态,积极寻找商业与文化的平衡点,以更好契合当代人的需求。

  名人与名城相互交融,为城市提供人文滋养。近年来,绍兴把鲁迅故里、徐渭故里、书圣故里、阳明故里等连成一片,让绍兴古城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实现保护与利用“1+1>2”。保护古建故居、沉淀文化内涵、续写时代故事,必能更好擦亮城市名片、厚积城市底蕴。

  (作者为本报政治文化部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5日 05 版)

(责编:袁勃、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