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31 12:14:20 来源: sp20241031
中新网 台州9月11日电(傅飞扬)“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今年,浙江“新春第一会”的主题聚焦人才,提出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以下简称“三支队伍”)建设。其释放出该省在推进全局工作时将更加同步考虑人才支撑、人才导向、人才措施的信号,以人才为底色,谋划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然而,当人们的目光从杭州、宁波等人才“强磁场”移至县域,作为城乡联系最紧密的地区、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场域,县域人才工作要如何“突围”,又该怎样建设“三支队伍”?
以千年府城临海为例,近年来,当地坚决贯彻浙江省委、台州市委部署要求,全面树牢“大人才观”,持续深化高层次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全力营造真心爱才、倾心聚才的一流生态,为浙江县域“三支队伍”建设提供了举措详实、价值丰富的样板。
担当引领: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支队伍”建设中,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决定因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是中坚力量、高素质劳动者队伍是基础支撑。
近年来,临海先后出台干部“争先指数、担当指数、辛苦指数”考评办法和促进“干部敢为”六项举措,将干部个人考评与综合考核、“七张问题清单”等情况有机结合,与“狮子型”“老黄牛型”干部评选、领导班子建设等精准挂钩,推动考核考评由“定性评价”向“定量画像”跃升。
2022年以来,该市选树“两型”干部105名,提拔或转任重要岗位使用52名。
临海市发展和改革局蔡剑是该市2024年第一批“两型”干部(“狮子型”)。在保障能源安全和重大项目建设中,他主动把服务做精做细,仅用时90天便完成浙能台州1号海上风电场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从启动地块控规调整到办理施工许可的系列流程。
“项目在2023年12月并网发电,投产后年发电量约9.3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0.0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44万吨,节约淡水269万立方米。”蔡剑介绍说。
谈及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蔡剑表示,根据责任清单要求,陆上集控中心施工许可证必须在2022年3月24日完成,为此,他们专班人员和项目业主一起加班加点对接整理,不断修改、补充材料,并积极与临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沟通,最终在期限前完成了施工许可证的办理。
让“优秀干部到一线去、优秀干部从一线来”成为共识,推动高素质干部队伍扎根最前线,为基层治理带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眼下,临海拟新提任的市管干部,侧重关注基层锻炼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等一线锻炼历练经历。
在临海市一线历练干部座谈会上,河头镇“95后”干部泮彦丞表示,组织选派他到一线项目攻坚,就是让干部冲锋在前,聆听民众声音,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中流砥柱:聚集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当前,浙江正处于又一个爬坡过坎关键期,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积极因素增多的良好态势,但进中承压、困难挑战和不确定性仍然存在。而随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翻开崭新一页,人才力量正不断赋能创新的“源头活水”。
步入位于临海的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翔药业),厂区研发室的架子上摆满了试管和试剂瓶,年轻的面孔穿梭在精密仪器间。
奥翔药业董事长郑志国和研发团队现场探讨技术问题。临海市委宣传部供图“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市场竞争靠研发引领,技术进步需要优秀的人才驱动。”奥翔药业董事长郑志国受访时表示,今年企业招募了75个英语流利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并长期与国内外高校实验室、研究机构合作,不仅开发新型医药产品,还研究AI应用等技术,推动生物制药绿色化、高效化。
奥翔药业的“人才蝶变”,折射出临海建设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的决心。
近年来,临海以开展“访学访工访窗口”行动为抓手,探索建立“定需求、定岗位、定清单+常态招引”高端人才招引模式,促进人才引育与产业发展更加精准匹配,形成新医药健康、未来汽车、新材料等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该市已梳理确定辖区企业人才岗位需求256个、有意来临的高层次人才80余人、企业意向与人才合作项目30余个。
人才引得进来,更要留得下来。“为了让我们在临海安心工作,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福利待遇,除子女教育、户籍落户等生活保障,还有创新大赛和项目补贴来激发大家的活力和潜力。”浙江宏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汪海波表示。
同时,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临海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为牵引,探索开展“府城优才”认定,打破唯年龄、唯学历、唯职称做法,充分挖掘文旅活动、非遗项目、民宿品牌、特色餐饮等方面乡土人才,着力打造本土文旅人才评价体系。
夯实基础:培养高素养劳动者队伍
在位于临海的浙江路虎汽车有限公司模具班,每天都会出现这样的景象: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穿梭在模具和机械之间,手里拿着工具或图纸,胸前的衣服被汗水沾湿。
“作为班长,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在机械技能上不断精进,积极为企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该公司模具班班长王光挣受访时说。扎根岗位的24年间,王光挣勤勤恳恳锤炼技术,从一线操作工人成长为高级技师、首席工匠。
2018年,王光挣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累计开展各类技术攻关改善项目20余项,为企业取得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人民币。在课程培训和“一带一”实操训练下,该工作室培养了20余名技师、30多名高级工程师。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王光挣带领团队进行模具研发。临海市委宣传部供图近年来,临海探索校企合一、产教融合的“双元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吉利、华海等职技校资源,推行校园学习、基地实训、带岗见习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为该市主导产业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持,实现技能人才育人留人“内循环”。
在当地,伴随着更多劳动者完成由“工”至“匠”的华丽转身,技能能力和职业发展挂钩,使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形成良性循环。王光挣表示,政府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激励措施有助于充分激发工人钻研技术的热情,促进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
此外,临海还聚焦构建“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实施零工市场提质增效行动,优化就业人群服务集成,建立市、镇、村三级“一心多点”全域覆盖的就业服务网络,积极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截至目前,当地已完成4个“浙里就业”综合服务站和15个综合服务点选址。
括苍山脉、天台山脉环绕在外,灵江蜿蜒于城畔,在与山海共呼吸的临海,“三支队伍”共同描绘着县域发展的美好未来。(完)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