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23:54:53 来源: sp20241118
“听那叮铃铃的下课铃声送来十分钟,来吧,来吧,来吧,大家都来活动活动,让我们那握笔的手指摸一摸皮球,让快活的叫喊冲出喉咙。”
对于不少人来说,这首名为《哦,十分钟》的歌曲是青少年时代的温暖记忆。趁着课间十分钟活动活动,拍拍球唱唱歌,扔扔沙包闹一闹,抑或“让疲劳的眼睛看一看蓝天,让紧张的大脑吹进清风”,是一件富有动感的事情。
课间时,欢歌笑语充盈走廊,运动声音填满操场,本就该成为校园常态。然而,有调查发现,在一些学校,课间十分钟正在“消失”。
有学生称:“课间时间10分钟,拖堂2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
有家长表示:课间十分钟变得“静悄悄”,孩子们只有喝水、上厕所才被允许离开教室。
有老师发布视频吐槽“课间圈养”现象越发严重,“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
还有网友透露:“我们这里,课间不让在外面玩儿,太禁锢孩子了吧,天天关在教室里面。”
如此情景,不由得让人发问:孩子们的课间十分钟去哪了?本该是孩子放松身心的课间十分钟,为何“隐身”了?
一
课间十分钟逐渐“消失”,并不难找到答案:老师怕出事、学校怕找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把孩子“禁闭”在教室里最省事。
应该说,孩子在课间嬉闹出了事,还真有过,乃至不少。最近就有媒体报道,某地法院近年来审理的29起校园人身伤害类案件中,91%发生在课间或放学期间,86%发生在操场和教室。
从判决结果看,学校被判承担30%以上责任的占比50%,原因是,“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未排除和未能及时救助”。
如此说来,孩子一出事,学校就可能吃官司。
在这种背景中,有的学校干脆一刀切,禁止孩子课间玩耍。一到下课铃响,就严阵以待,有的学校甚至安排班主任“盯班”,不能空岗。
还有的学校在教室里安装摄像头,随时盯紧孩子的一举一动,“现在都是安全第一。”
二
一旦把孩子“圈”在教室里,课间十分钟就失去了设置意义,也违背了相关规定。
由教育部颁布、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规定:“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教育部办公厅还曾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的要求很具体:“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这些规定和要求,初衷良好,既体现了对教学、教育规律的尊重,也体现了对孩子成长需要的呵护。
无论让孩子久坐,还是让孩子“憋尿”,无论限制孩子活动,还是禁止孩子嬉笑,都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迷恋一刀切的做法,学校固然便利了管理,但违反了规定,背离了教育初衷。最重要的是,这种做法因噎废食,管理手段粗糙,剥夺了孩子课间乐趣,也有违教育本质。
据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和《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青少年群体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专家指出,抑郁症低龄化正成为一项社会议题,“从社会环境来看,不良的教育方式是一大诱因”。
另据调查,青少年心理咨询门诊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表现是,“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拒学厌学、人际冲突频率变高等”。
不久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将心理健康工作融入“五育”。关注青少年从“心”开始,引导他们悦纳自我,也要化解青少年的心理“卡顿”现象,引导他们注重体育运动,塑造热爱生活、平和乐观的心态。
三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势在必行。
需要厘清的是,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并不等于孩子就会出事。怎么才能减少孩子出事,以及消除各方顾虑,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上“双保险”。
一个保险是,对孩子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安全是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最底线要求,学校有责任为孩子成长成才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有责任塑造孩子的安全意识,也有责任通过多元化手段让孩子铭记安全常识,注重自我保护。
有法院在审理校园人身伤害案件时就提醒,在校园安全方面,学校要注意防范风险,制定并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排除校园安全隐患,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伤害事件发生后,校医要及时到场,进行积极救治,如需就医,学校应予以积极协助,同时也应注意搜集证据、调查事情的经过。
另一个保险是,为孩子购买保险产品。谁也不愿意看到孩子出事,但是一旦出事,怎么办?要有“兜底”设计。比如,为了减少玩闹带来的安全风险,以及减轻家长的负担、“分解”学校的压力等,应有的保险产品必不可少。教育部也发布过通知,要求全员购买校方责任险或者校园综合险,建立社会化的安全风险分担机制。
在社交平台上,有家长的一段留言让人感叹:“我家孩子在学校受伤好几次,一次也没有找学校的毛病,有一次体育课和同学撞一起,嘴巴都磕破了,肿了还没好,又被另一个同学不小心碰到了。小孩子磕磕碰碰很正常,只要不是被别的同学故意欺负,也不是重大伤害,都能接受。”
一定程度上说,家长通情达理也能减少学校压力、打消学校担忧。把孩子培养好,需要更多的双向奔赴。
四
“课间十分钟,‘野’点又何妨?”这一呼吁,让人共鸣。
课间十分钟,看似很短,但关乎孩子健康。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应该说,现实中,也有很多学校非常重视对“课间十分钟”的利用,鼓励孩子撒欢、撒“野”。据报道,有学校尝试推出“20分钟课间”,把老师、学生“赶出”教室,“拉上”操场。
其出发点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深度交流,疏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
无论跳绳还是踢毽子,无论玩沙包还是转呼啦圈,无论师生玩玩“老鹰捉小鸡”游戏,还是学生玩各种球,操场上这一幕幕热闹的情景,都让人欣喜。
把课间时间还给学生,既体现了尊重规律,也体现了教育远见。这样的回归,多多益善。
“孩子们不是要吃得胖胖的,而是要长得壮壮的、练得棒棒的”。利用好课间时间,让孩子放松身心,尽情撒欢,“小胖墩”“小眼镜”就会少一些,孩子拥抱未来的底气也就更足一些。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石川
编辑丨谢玉洁
校对丨高少卓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