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5:19:54 来源: sp20250110
与烟台有关的最早记忆,来自母亲的睡前故事。她最喜欢给我讲“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有意思的是,这个直到退休后才第一次见到大海的女人,却对传说中那片海以及海上的仙岛蓬莱展开过很多丰富的想象。她常常指着挂历上蔚蓝大海中的岛屿,对我说,这些都是神仙留下的脚印。我第一次去烟台,飞机从云层下来,一眼就能看到青绿色的渤海海面上缀着点点墨色的岛屿,记起母亲说的“神仙的脚印”,还真像!
山东烟台三面环海,大小岛屿六十多个,芝罘岛、崆峒岛、养马岛……都是人们喜欢去的地方。岛是海上的“山”,每次来烟台,我都要过海登“山”,看水清沙幼,鸥翔鱼游,在涛声中放飞思绪。烟台大多岛屿都不孤单,因夹河入海时携带的沙砾堆积,随着时光的流逝,岛屿与陆地得以相连,便形成了多个港湾,莱州湾、套子湾、芝罘湾……对于祖祖辈辈在这里以船为鞋、远航捕鱼的渔民来说,港湾就是他们定锚歇脚的地方,是繁衍生息的家园。
去年深秋,我跟朋友去八角湾的一个小渔村。村庄窝在港湾深处,依旧保持着朴素的面貌。这里家家“养船”,船是他们的家庭成员。一名当地的渔民带我们绕过几块巨大的礁石,只见一条破旧的渔船搁浅在沙滩上。它待在那里应该很久了,沙子都快要没过船舷,船体斑驳,桅杆斜垮,看起来就像快要散架了。唯独裸露在船板上的几颗钉子,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坚固的光。
渔民告诉我们,这是他父亲养的船。几十年来他跟随父亲乘风破浪,最后一次出海,父亲竟迷了路。夜幕降临时分,是港湾里的点点灯火把父亲引回到了这里。从那次以后,儿子坚决不让父亲再出海,父亲的船就一直泊在了这里。“父亲现在呢?”我忍不住问。“九十多了,还能啃光一只鲅鱼头。”渔民说完嘿嘿笑了。
在罗盘、指南针这些航海工具发明之前,古代的渔民,在海上只能依靠天象来判断方位、规避风险,剩下的完全交给经验和运气。对于在大风大浪中谋生的渔民来说,灯火就是他们归家的信号和信念。就算当下科技发达了,卫星定位仪之类的仪器可以提供精准导航,但灯火的意义已经根深蒂固。至今,烟台的渔民还一直保留着一种祭海的习俗。正月十三那天,渔村会举办渔灯节。人们举着彩旗,提着渔灯,敲锣打鼓扭秧歌,敬天敬地敬海,祈祷一年一帆风顺,出海渔船满仓而归。入夜,人们会提着自己精心做好的渔灯到海边放。一盏盏装载着美好心愿的渔灯,随波逐流,进入墨色的大海……在海边,“一帆风顺”的祝福并非虚言,而是有具体的意义。听当地人说,有五百多年传承历史的渔灯节如今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渔民就算已经告别了捕鱼生活,住进了高楼大厦,也会准时回来参加。
港湾是渔民扎根的家,也是烟台经济、文化的起锚地。早在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运输的船只行至港湾憩息、中转,成就了烟台的海漕,这里是历史上著名的“循海岸水行”的黄金通道。盛唐时期,随着贸易往来的发达,这里成为通向日本、朝鲜等地的口岸。在这条“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的丝绸、冶铁、造纸等技术走向了世界。近代以来,从开埠到开放,走出去又迎进来,港湾变身为一个有着海洋般包容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离开渔村之后,我们走访了烟台黄渤海新区。在这个以工业、科技为主要抓手的年轻城区里,到处都充满了活力和机会。历史,如果不被记录下来,就犹如沙滩上的脚印,经不住时间浪潮的冲刷。而当我驻足在亚东柒号文创园工业博物馆的一面墙下,我获得了一种坚固的记忆。
这面墙,名为“海纳百川”,用十六万枚螺丝钉“画”成,记录了烟台开埠至今的重要工业企业,有故事有场景。意味深长的是,这十六万枚螺丝钉,皆收集于上世纪80年代初烟台最早与港澳合资创办的“亚东标准件”工厂。我脚踏的位置,正是当年厂房里的某个基坑。我在这面墙下走来走去,从不同角度看去,螺丝钉高低错落,就像时光在流转、镜头在切换。密密麻麻的螺丝钉像一只只微缩的脚印,一步一步,走出了那段艰苦又荣耀的历史轮廓。
那天上午,我们沿着伸向海洋四百多米的天马栈桥散步,感觉人可以踩到遥远的大海上去了。我又记起母亲多年前对海的那些想象。在她的想象中,海如此辽阔,又那样神秘。仔细想想,不正是这些想象在驱动人们去接近海洋,努力抵达比大海更远的远方吗?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7日 20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