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23:50:02 来源: sp20250104
本市日前出台《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积极构建完善养老服务的“北京模式”。昨天,记者从“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增进首都民生福祉——北京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系列政策”专场上了解到,本市将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布局,全面建设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计划2024年全市建设不少于100家,到2025年前,力争实现每个街乡建成一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功能多设备全,老人体验“健康小屋”后赞不绝口。
工作人员为老人讲解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让老人就近就便享受普惠型养老服务
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介绍,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是以街乡为单位的养老服务综合体。
运作模式及特点: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是按照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采取政府提供设施,委托综合性市场主体运营,通过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构建完善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品质有保障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买得到、买得起、用得好各类养老服务,特别是能够享有就近就便的普惠型养老服务。
三种养老形态
相互补充衔接
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介绍,根据《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本市将立足多元需求,积极构建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旅居养老三种形态相互衔接补充的养老服务工作新格局。
■居家社区养老方面:聚焦90%以上居家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刚性养老服务需求,按照“培育一类主体、构建两种模式、实现全面覆盖”的思路,大力复制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全面建设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构建完善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网络。
■机构养老方面:着力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发挥好公办机构的托底保障作用,为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专业集中照护服务。
■旅居养老方面:依托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机制和京琼养老服务合作机制,发展质优价廉的异地康养社区和旅居养老,推动建立北京老年人“冬南夏北”候鸟式养老服务工作机制。
实现就近就便 形成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根据《实施意见》,本市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布局,重点打造具备养老服务供需对接、调度监管、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集中养老等功能的街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形成以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统筹,以街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延伸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在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方面,本市将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要求,开展已建成居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补短板行动。在制定养老服务清单方面,建立本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同时鼓励支持行业组织和市场主体定期发布市场化养老服务供给清单。
完善养老体系 出台“1+N”配套政策
为更好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市民政局还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多个配套政策,即“1+N”,对重点工作进一步细化。
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不健全、优质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怎么办?
本市印发《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工作方案》,全面布局街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复制推广居家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加快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打通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等居家老年人就餐不便咋解决?
本市印发《北京市加快养老助餐服务发展的工作方案》,通过搭建统一平台,织密服务网络,规范运营管理,构建具有北京特色、多元供给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让更多老年人吃上“家门口的热乎饭”。
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养老护理员“招不来、留不住”有什么解决办法?
印发《北京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定向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扩大养老服务人才总量,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招聘、培训、评价、激励机制,完善职业发展体系,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强化养老护理员职业社会认同,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智能化程度不高、供需对接不精准该找谁?
印发《北京市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优化升级北京养老服务门户网站,打造配套的移动端小程序,实现养老服务“一网通查”、服务信息“一网展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服务诉求“一网通答”。
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面临的“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困局如何破解?
制定《关于加强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支持的意见》,提高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能力,缓解市民群众对年老失能的担忧和焦虑。
在支持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方面,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实施意见》,聚焦城乡特困、低保低收入老年人,引导有需求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提升居家生活品质。
马上就访
首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本月开业
面积小功能强 适老化设计满满科技感
“帮我打开灯”“帮我拉上窗帘”……只要发出语音指令,房间里的灯光、窗帘就能自动开关,这让老人感到新奇。昨天,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刚刚竣工,就引来许多老人围观。这家由北京康养集团打造的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是全市第一家街乡养老服务中心,将于2024年元旦前正式开业。
具备“七个中心”功能
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坐落于魏公村斜街7号院,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一层设有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健康小屋和居家服务区,二层、三层为托老服务区,设有28张托老床位。这家养老服务中心虽然不算大,却是一个集养老服务供需对接、调度监管、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托老服务、居家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设施。
作为一个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这里的功能被总结归纳为“七个中心”。即:资源整合协调中心、全龄照护服务中心、服务监测调度中心、智慧健康管理中心、膳食营养指导中心、老年终身教育中心、志愿服务动员中心。以一层的社区餐厅为例,这里既解决了老年人用餐的需求,在非用餐时段,“餐位”还可以转换为“学位”,变成老年学堂。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还将通过“京彩时光”养老志愿服务平台,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带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为老服务。
老人参观后充满期待
养老服务中心还随处可见充满了“科技感”的适老化设计。在三层的“托老样板间”,房间里的智能电器吸引了来参观的老人。只见工作人员发出语音指令,就可以自如控制房间内的灯光、窗帘。如果觉得床不舒服,拿出遥控器,就可以调整床的高度。在床头处,还安装有体征监测系统,实时获取老人的呼吸、心率,出现异常情况还能实时通知护理人员。除此之外,社区餐厅的老年餐竟然是由机器人制作的,让老人倍感惊奇。
不同于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养老服务中心还设有托老服务区,可以在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重度残疾、无人照顾等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面向高龄、失能老年人群,提供中长期照料、短期托养、居家照护等专业化照护服务。
此外,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依托“北康养e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既可以聚合优质的养老服务资源,为整个辖区的老年人提供精准化、品质化、亲情化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可以统筹调度,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居家照护、助医、助浴、助行、应急呼叫等上门服务。
“这里的条件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82岁的李玉茹老人参观完养老服务中心,对未来的居家养老生活充满了期待。她说,有这样一个功能强大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在家门口,居家养老的各种需求基本上都可以得到满足,实在是太方便了。据介绍,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加速筹备,将于2024年元旦前正式开业。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