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21:08:13 来源: sp20241118
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的相关内容展现了党对持续推进创新的重视与决心。
当前,不确定性的增多促使我国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增长。尽管自2012年以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挑战,也使得我国发展必须要从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方式,转向依靠技术为支撑。
中国已经具备跻身世界领先创新型经济体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过去12年,我国已经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5亿,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
但持续创新需要巨大的投入,需要产业、教育、社会以及治理层面的高效协同以及全盘思考部署,如果对创新的推动像过去一样停留在单一层面,极有可能导致“事倍功半”的后果。
这也解释了创新相关的内容在《决定》中被反复提及,成为一大“关键词”的原因。创新已经不是停留在狭义范围的技术创新,而是与机制改革、治理提升密切相关,涉及学校、科研院所、实验室、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等方方面面,推动创新更是需要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努力。
具体来说,就是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人才、资金和评估体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空间和支持,为他们创造更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提供更优良的研究环境,使创新人才能够专注于研究突破,尤其是在基础研究、跨学科前沿领域和新兴技术及应用方面取得突破。
我国将不断切实强化企业在推动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这其中也包括各类中小企业以及外资企业,要建立相关机制与平台,积极培育各类高新技术领军企业,并强化企业引领的产学研创新合作。
在践行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始终保持开放态度,为国内外科学家、工程师、研究人员和企业家之间的交流提供一切必要支持,促进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教育以及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
我们将不断优化全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体系,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成效,这也将使得我国在各类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进一步具备话语权,并在创新相关的风险防控方面具备更全面的管理能力,能够以此来让创新进一步发挥作用,让科技发展最终可以造福世界人民,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通过让促进创新的各类要素配置更具系统化、组织化、协调化,相信我们一定能让“创新之花”结出更多的硕果,为中国以及世界的发展带来源源动能。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7月23日社论
原标题:Innovation emblematic of Chinese pursui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