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常德市考察了常德河街,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利用等情况。
位于穿紫河东段的常德河街,历史上是繁荣兴盛的大码头。2016年,常德市复原老河街风貌,建成以老常德时期河街为原型的常德河街,展示常德高腔、常德丝弦等常德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技艺与习俗流转千年
一脉相承
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古韵新生
![](//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4/03/20/dcb59dad47fe4f0fa7aaeba008c8fca6.jpeg)
△穿紫河畔,大小河街曲乐悠扬。
![](//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4/03/20/fa1018b42a0a44f4a29d2848e2bedb68.jpeg)
△澧水船工号子,湖南省澧县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4/03/20/4df620e944bc4387b0444a3cd2c266ee.jpeg)
![](//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4/03/20/858a4f82618c42399fecd277c89c41e2.jpeg)
△常德高腔是一种湖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4/03/20/b42a6f6735524cec8a8fda5c4edde102.jpeg)
![](//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4/03/20/5f9cdbe45d81430ca0b9d23088375bc0.jpeg)
△常德高腔传承人彭玲演唱经典剧目《穆桂英挂帅》。
![](//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4/03/20/9c95002a41214463a5a55546df318331.jpeg)
△常德丝弦是中国十大地方曲艺之一,也是湖南曲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曲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4/03/20/e060d790c3cb40918b26106b921c157e.jpeg)
![](//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4/03/20/25c1c602e0a444ec95a05dce474d89bf.jpeg)
△安乡潘氏艺术木雕传承人潘能辉在绘制手稿。
![](//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4/03/20/0aff4f731d9349dc82dfc785922a59b0.jpeg)
△桃源刺绣是地域特征较强、传承方式颇为传统的中国特色刺绣。2021年,桃源刺绣列入第五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4/03/20/0a90a1dc707947279dd494b542acccf3.jpeg)
△常德桃花源,“擂茶习俗传承人”谢元正在制作擂茶。作为当地群众日常饮食礼仪习俗,擂茶流传至今已有千年。
![](//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4/03/20/38718c1d08cc42758c4d49f5db0a0823.jpeg)
△游客用镜头记录下丰盛的擂茶“压桌菜”。2009年,擂茶习俗列入第三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4/03/20/279dd2c3064641958d78ffabba1b2de4.jpeg)
△农家院,八仙桌,欢笑声里擂茶飘香,千百年的传统在普通人的日子里接续传承。
监制丨申勇 全宇虹
策划丨马立飞 李晋
摄影丨李晋
制作丨陈括 张晶 谢薇婧 王海涵 李璐 佘祥龙
统筹丨张晓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