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14:39:34 来源: sp20241101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国家层面首次专门立法!守护大美国家公园
新华社记者胡璐、黄韬铭
国家公园,守护着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
10日,国家公园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针对国家公园专门立法,将为国家公园的规划和设立、保护和管理、参与和共享、保障和监督等提供法律依据。
近年来,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行了国家公园体制。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如今,国家公园内,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实现整体保护;连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东北虎等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雨神角蟾、福建天麻、武夷林蛙等新物种不断被发现。
我国正在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按照规划,将覆盖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以及众多大尺度的生态廊道和国际候鸟迁飞、鲸豚类洄游、兽类跨境迁徙的关键区域。
从试点探索到正式设立、发展,我国制定了国家公园创建设立、监测评估等10多项制度办法标准,但国家层面还没有专门的国家公园立法。如在国家公园内开展保护管理方面的执法、批准实施经营活动、处理应对原有居民的一些生产生活活动需求等,都缺乏法律依据。
国家公园法草案将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明确管理体制
明晰责任、理顺分工是实现国家公园科学有效管理的前提。
草案明确,国家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包括国务院国家公园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国家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家公园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本行政区域内国家公园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协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防灾减灾等职责;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负责各该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履行相应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责等。
——加强保护管理
与一般意义上单纯供游览休闲的公园不同,国家公园建设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实行最严格的保护。
草案规定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特性、功能定位和管理目标,国家公园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并明确核心保护区内除规定活动外,禁止人为活动。这有助于强化保护管理,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
建设国家公园,既要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也要保障好原有居民生产生活,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草案明确国家公园区域内原有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应当以不超出现有规模和利用强度为前提。根据保护和管理需要,确有必要迁出的,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妥善安置。
——促进参与共享
严格保护,并不是要把国家公园简单地建成“无人区”,而是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和共享。
我国国家公园实行分区管控,对核心保护区严格管理,在一般控制区适宜的区域,可以合理规划科普教育、游憩、生态体验等活动,游客也可以进入相关区域体验感受。
目前第一批国家公园根据自身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禀赋,向公众开放了丰富的线路和区域。如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置了10条生态游憩精品路线和科普廊道,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规划了广元唐家河园区、雅安喇叭河园区、眉山瓦屋山园区3条独具特色的游憩线路以及11处成熟的游憩区域。
此次,草案进一步明确,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在确保生态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完善国家公园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功能。
立法守护、与法同行!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大美国家公园未来将焕发更美光彩。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