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包亚明:电视剧《繁花》“港风”绽放,沪港双城如何“双星辉映”?

发布时间:2024-12-05 14:44:10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社 上海1月22日电 题:电视剧《繁花》“港风”绽放,沪港双城如何“双星辉映”?

  ——专访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包亚明

   中新社 记者 王笈

  2024年开年,改编自金宇澄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繁花》掀起追剧热潮,相关话题持续发酵。这部聚焦20世纪90年代上海群像的影视作品,除了扑面而来的“上海风味”,霓虹灯招牌、港式名菜等“港风”元素的竞相绽放,也让观众倍感耀眼。

  上海与香港有何文化渊源?沪港“双城记”为何备受名著名剧“青睐”?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包亚明近日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独家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电视剧《繁花》交织着沪人的记忆与港人的乡愁。阿宝通过在香港工作的哥哥的帮助,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雪芝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寻梦”;剧中不时响起香港经典老歌……20世纪90年代,香港文化对上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时的香港对于上海人来说有何吸引力?

  包亚明:正如电视剧《繁花》所描述的,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正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汪小姐”在“外滩27号”工作时能在黄河路上发挥不可小觑的影响力,“爷叔”对梅萍前后迥异的态度,不是因为她们个人能力的变化,而是隐藏在背后的体制力量使然。处于历史转折关头的外贸活动和商战内幕,成了观众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的桥段。

2024年1月4日,黄河路美食街上的苔圣园酒家(电视剧《繁花》中的至真园原型)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拍照。陈玉宇 摄

  而当时的香港是一个开放的、有活力的自由港,在经济活动、社会发展、城市生活、时尚潮流、流行文化、国际氛围等方面领先于上海。故此,香港对于雪芝来说,是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对于阿宝来说,是能够引入新模式、找到新财富的机遇之地。

2024年1月14日,随着电视剧《繁花》的热播,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上导演王家卫的铭牌受到关注,成为游客打卡对象。侯宇 摄

  香港的资本和文化潮流对上海产生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例如上海人会通过香港流行歌曲学习粤语,领略香港澎湃的经济活力、丰裕的物质生活和汪洋恣肆的生命追求;对于一些想要“再出发”的上海人而言,香港既是值得学习的“老师”,也是寻觅资源的宝地。

上海外滩。王冈 摄

  电视剧《繁花》的结尾还留下伏笔,阿宝保住了浦东川沙的一块地,似乎也暗示着日后上海通过房地产再创辉煌。事实上,今天上海对城市空间的认知,某种意义上也受到了香港资本进入上海房地产市场“余波”影响,轨道交通的城市网络、“点到点”的出行方式、一站式购物的消费习惯,改变了上海旧有的沿街漫游式购物喜好。四川北路的衰落、淮海路中段的发展迟滞,其实都和城市空间的认知、生活空间的重构紧密相关。

   中新社 记者:由此上溯到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上海诸多文化界、工商界人士“南下”香港,他们对香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沪港文化关系在20世纪经历了哪些阶段?

  包亚明: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沪港双城存在着一种互为镜像的关系。

  20世纪30年代,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是一个非常国际化、具有开放性的城市。在此阶段,上海的城市发展是领先于香港的,两者的文化关系主要是上海影响香港。特别是20世纪40、50年代之交,上海诸多实业家、文化人移居香港,同时带去了大量的资金、资源、技术等,对香港的经济、文化、城市景观、日常生活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包括香港人对大闸蟹的喜爱,可能也与这些“南下”的上海人有关。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上海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而香港因向世界开放取得巨大飞跃。

香港夜景。任晨鸣 摄

  到了20世纪80、90年代,香港在经济资本、社会发展、城市更新、流行文化等方面领先,反过来成了上海的“老师”。这一时期,从流行歌曲、通俗小说、影视作品,到服装服饰、娱乐形式等,香港文化对上海文化的复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香港文化对老上海的关注与回望也体现出浓浓的乡愁。

  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中的总结可谓深刻而独到:“当香港把上海远远地抛在后面时,这个新的大都会并没有忘记老的。事实上,你能发觉香港对老上海怀着越来越强烈的乡愁,并在很大程度上由大众传媒使之巩固,使之不被遗忘。香港需要一个‘她者’来定义‘自己’”。

1995年,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商家招牌林立,行人如织。陆涛 摄

  《繁花》是电影导演王家卫的电视剧首秀,生动呈现了“上海摩登”在20世纪90年代的复兴。王家卫出生于上海,幼年随父母移居香港,他的许多亲属一直在上海生活,上海情结与上海乡愁可以说是《花样年华》等王家卫代表作的特色之一。在《繁花》惊艳的画面感和迷离的风格中,王家卫是否呈现了原汁原味的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王家卫透过“香港滤镜”所勾勒的上海生活质感与城市调性,能否穿越30年直抵人心,才是问题关键。王家卫镜头下“阿宝们”的流金岁月,完美演绎了李欧梵所说的上海这座城市的“Art Deco”精神,即“又新又不同的,激动人心又背离正统,以‘享受生活’为特色”。

   中新社 记者:沪港两地的“双城记”,是张爱玲等作家笔下“偏爱”的叙事背景。上海和香港的城市文化为何能够相互交融、产生共鸣?

  包亚明:从城市气质来看,上海和香港非常接近,都很有包容性,同时又对自己基底的一些文化元素比较坚持。相较于其他内地城市,上海与香港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上海和香港都是外国人常住人口数量较大的城市,在国际化过程中形成了与一些内地城市不同的城市景象、生活方式、交往规则。上海和香港都是高度重视工商伦理的城市,或许会让一些人感到有点冷漠、不近人情,但边界感强的社会规则催生了守时、守契约、讲规则、重声誉的人际关系。《繁花》也精彩演绎了上海人这种“不响”的日常生活和有“腔调”的社会空间。

位于香港中环的汇丰总行大厦。李志华 摄

  沪港两地交往频繁、关系密切,张爱玲等文人也曾穿梭于两地生活,这与沪港双城对外来人士友好、交通具有便捷性、谋生相对容易有关。汇丰银行创立之初就在香港和上海同时展业,英文名包含了香港和上海两个地名;文化艺术界的名人们也不断地通过文学著作、影视艺术的形式,将沪港双城串联在一起。

   中新社 记者:沪港两地文化交流的现状如何,如何在交流共鸣中“双星辉映”?

  包亚明:今天的沪港两地都有非常强烈的深入交流的愿望和动力,希望从对方身上汲取到力量,并且投射到未来的发展中。

  上海正优化“一江一河一带”(指黄浦江、苏州河、环城生态公园带)生态空间布局,其中的生态环保理念就有从香港获得的启发。香港是一个紧凑甚至拥挤的城市,但却保留了很多未开发的郊野土地,亲近自然因而成了香港城市生活的重要内容,麦理浩径、卫奕信径、港岛径等多条有名的徒步路线吸引了内地人士专程前往打卡,而上海郊野公园中的“郊野”两字也有香港语言习惯的影踪。在城市文脉保护方面,香港对历史文化建筑的“活化”,也是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和“建筑可阅读”可资借鉴的思路。

2023年9月4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粉岭高尔夫球场部分旧场地变身包含“宠物共享”区域的公园,当天起免费向公众开放。侯宇 摄

  上海经验对香港同样有启发。“长三角龙头”上海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有助于香港深入思考自身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地位、角色和担当,全方位地谋划与内地之间的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共赢,更好地理顺产业链与消费链,更好地推动两地人员流动,更好地发现香港发展的机遇。

  无论是过去、当下,还是未来,上海与香港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关联,深度互通交流将帮助沪港双城找到各自更好的面向未来的答案。(完)

  受访者简介:

  包亚明,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英国学术院访问学者、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访问教授。主编有《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等,著有《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后现代语境中的美学与文化理论》《在语言与现实之间》等。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