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10:07:32 来源: sp20241121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本版邀请一线文艺工作者和各领域文化名家,以鲜活的文化实践,展现文化艺术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共同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新气象。
——编 者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
刘成勇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时强调,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初心宗旨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中国国家版本馆植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切实履行赓续中华文脉的职责使命,积极开展版本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工作,用心用情建设这一新时代的文化传世工程。
聚焦收藏主业,持续加大版本征集力度。目前,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入藏实物版本3200多万册/件,数字资源36亿页、近1PB。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全局视野出发,将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文化符号和文脉信息的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资源都纳入收藏范畴,是我们的努力方向。针对基层单位、文化大家、民间藏家、名人后代开展劝捐寄存,把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做到藏家心坎、百姓身边。举办两次中国国家版本馆版本捐赠入藏大会,面向基层、面向民间、面向海外征集中华文明典籍资料和数字版本,成功征集到唐写本《妙法莲华经》、宋刻本《棠湖诗稿》、宋拓本《西楼苏贴》、明抄本《使琉球录》等一批珍贵典籍资料。
开馆开展以来,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走进国家版本馆,体悟中华文脉的绵延不断。聚焦“两个结合”主题,以中国历史发展、中华文明演进为主线,串联起中华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非凡历程,国家版本馆打造了“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文瀚聚珍——中国国家版本馆捐赠入藏精品版本展”等系列展览,让观众深入感受“盛世修文”背后深沉的家国民族情怀,深切领悟传承民族文化的时代使命。
聚焦文明互鉴,积极发挥国家版本馆的新时代文化标识作用。我们圆满承办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创办国家版本馆文化交流日活动,邀请各国汉学家和文化使者来馆交流,举办特色版本巡展,为世界了解、读懂中国打开一扇文化之窗。
中国国家版本馆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持总馆与分馆同步、征集与展览同步、收藏与安全同步、实物与数字同步、研究与交流同步,保藏好典籍文献,守护好文明根脉,赓续好中华文脉,建设好文化强国标志性工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为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
促进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
赵声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我们“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今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麦积山石窟考察。这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高度重视。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千百年来,由于丝绸之路的持续繁荣,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在这里汇聚交流发展,从而形成了敦煌多元文化的特征。敦煌文化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数十年来,敦煌研究院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放的关系方面,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特别是近十年来,在我院所辖的六处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北石窟寺)建成了全方位的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对石窟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建成全国首座多场耦合实验室,文物保护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在推进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复原工程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批成立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科研平台,成功申报并开展省部级及以上项目50余项,编制技术标准13项,在文物保护基础研究、修复技术与材料、保护集成装备等方面解决了一批重点、难点和瓶颈问题,文物保存状况持续改善。
我们积极拓展敦煌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围绕敦煌与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宗教、社会、文化等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搭建立足敦煌、面向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研究的国际化平台。举办了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促进国际人文交流。敦煌研究院与甘肃省外办合作开展“敦煌文化环球连线”活动,通过驻外使领馆在德国、日本、亚美尼亚等国家举办10余次敦煌艺术讲座,取得较好的反响。
积极承担国家援外任务,为吉尔吉斯斯坦编制完成纳伦州古代城堡遗址保护项目设计方案,顺利中标“援缅甸蒲甘他冰瑜寺修复项目壁画保护信息提取技术合作项目”,推动我院文化遗产保护成套技术在国际推广应用。
敦煌充分利用文物数字化技术实现文物“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先后上线了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打造了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世界各国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欣赏、使用数字敦煌资源。
我们将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促进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敦煌力量。
(作者为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
让传统经典焕发现代光彩
莫砺锋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用汉字书写的大量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向全社会普及古典名著是传承文化有效的手段。从深入研究到准确阐释,再到广泛弘扬,这是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学者义不容辞的庄严责任。我在南京大学从事“两古学科”(即“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本学科的优良传统是既重视严谨精深的学术研究,也重视面向社会的文化普及。近年来,南大“两古学科”的成员在“继承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潮流中也开始走出学术象牙塔,向社会大众宣扬传统文化,普及传统经典。早在2006年,本学科就承担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社会研究”的重大攻关项目,努力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现代社会中进行创造性转化提供学理支撑。2016年,我们参与“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主要承担其中的“文献编”与“精华编”两个部分,在全面调查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取具有重大现代意义的经典著作进行整理出版。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最重要的是包括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判断在内的意识形态,那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我们编写了《中国文化二十四品》《国学文选》等普及读物,举办各种形式的公共讲座。有些专著如《白日薄西山》《日落九世纪》《漫话东坡》《风起红楼》等,都是学术性较强的普及读物。我们编写的“少年版中国经典”,已经出版20余种,如《史记》《资治通鉴》《中国诗词故事》《中国成语》《红楼梦》等,从各个方面为少年儿童讲述中国故事。
今天,我们对继承传统文化的工作有了更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浩如烟海的中文典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典籍流传至今的价值并不仅仅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学习,从而获得文化启迪和精神滋养,这才是我们研究典籍的意义所在。古典名著数量众多,在字句解读、意义阐释上都具有一定的难度,社会大众直接阅读比较困难。这就向当代学者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既要精选某些价值较高的经典介绍给社会大众,又要对它们进行准确可靠的注释及生动灵活的解说,从而让经典名著脱离学术象牙塔的束缚而走进千家万户,把其中包含的嘉言懿行介绍给最广泛的人群。
和过去相比,从事传统经典的研究与普及的人与团体越来越多,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大家正一起努力让传统经典焕发出现代光彩。
(作者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探寻艺术真谛 砥砺从艺初心
郝 戎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勉励师生们“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如何向世界阐发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形象,就中国戏剧而言,既是体系化学理化的理论问题,也是形象美技术美的方法问题,更是民族化与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方向问题。中央戏剧学院从坚守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出发,提出构建“中国演剧体系”,旨在以我们自己的文化之根和思想之魂,将西方理论中国化、将创作方法在深度和广度上民族化,形成富有中国境界的美学表达。
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应用于新时代艺术人才的培养。学院设置京剧专业,将戏曲作为专业课程的重要内容;开设曲艺专业,将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形式纳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话剧、戏曲、曲艺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构具有高辨识度的中国演剧流派、民族化的叙事体系与表演体系,建立起科学、完备、独立自主并融通中外的叙事体系。
坚持以教学和实践塑造学生“以德为先、德艺双馨”的价值观和艺术观。学院将艺德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要求师生对艺术的思考不能只停留在技艺层面,要明大德立大志,把“为人生而艺术”作为毕生的戏剧理想,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在实践教学中,创作了以“时代楷模”排雷战士杜富国为原型的舞剧《没有硝烟的战场》、取材于延安保育院的话剧《马背上的摇篮》、根据“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先进事迹改编的话剧《大山里的烛光》等,探索以教学实践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的有效路径。
作为文艺工作者和人民艺术家成长的摇篮,中央戏剧学院始终以“人民性”为价值取向,要求师生沉下心来去感受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2020年,学院光荣地承担了定点帮扶任务,运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课堂”让师生融入新时代发展的光辉历程。百名师生前往四川大凉山、贵州长顺县等地开展帮扶活动,搭建美术、书法、声乐、舞蹈等别开生面的课堂,让乡村孩子感受艺术的魅力。我们依托专业优势,历时三年,创作出乡村振兴主题原创话剧《背篼里的春天》,该剧获评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一等奖;举办了三届“乡村戏剧节”,在乡村播下了戏剧火种,点燃了乡村百姓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也真正让戏剧融入了人民生活。
作为新时代戏剧工作者,我们将坚守与传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遗产,并将新时代的精神注入其中,在新征程上展现新风貌。
(作者为中央戏剧学院院长)
把最好的表演献给牧民
扎 那
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中深情写道:“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这封回信深深鼓舞着我们,把最好的表演献给牧民,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时代日新月异,乌兰牧骑初心不改、脚步不停。从建队初期举着红旗、赶着马车向偏远牧区进发,到乘坐大巴车、流动舞台车去基层演出,设备设施更新升级,我们演出的舞台更大了,服务的百姓也更多了。村镇、哨所、厂矿、学校、养老院、社区……乌兰牧骑为农牧民送去精神食粮,草原上充满了欢歌笑语。尽管农牧民居住分散,演出时观众时多时少,有时甚至只有三五人,但不管人多人少,我们都会投入百分之百的感情和心力。
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演出就是采风,采风就是创作”是我们的创作理念和方法。边演出边交流,边看风景边感受风土人情,灵感自然就来了。比如我们的经典作品《打草舞》,就源自牧民平日生产中的蓄草活动。乌兰牧骑的队员把牧民劳动的一系列动作编入舞蹈中,跳出了丰衣足食的喜悦。不少牧民看着看着就会说:“这演的不就是我们自己嘛!”
走近百姓,我们就有了衡量作品的尺子和提高创作水平的方法。大家愿意和我们拉家常,有时还会给作品创新提供好点子。有一次,观众看完演出拿着手机跟我们说:“短视频、直播里的歌舞好看,而且看着方便!”队员们马上想到,是啊,现在大家都用手机看短视频和直播,我们也应该跟上形势。于是队员们抓紧在新媒体平台开设账号,拍摄文艺作品和公益短视频,并在网络上做起演出直播,获得网友们的关注和点赞。服务形式的创新,源于观众的需要。
在农牧民身边成长起来的乌兰牧骑充分发挥红色文艺轻骑兵作用,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农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以饱满的热情为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作者为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长,本报记者吴勇整理)
用传统艺术为时代抒怀
沈铁梅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关心地询问了川剧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对戏曲传承发展的关心重视,让广大戏曲人深受鼓舞。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传统戏曲的创新,本质上是对中国戏曲美学规律在当下的重新解读和全新演绎,是在经典剧目中寻找当代性的突破口。近年来,重庆市川剧院的创作一直紧紧围绕这一点,川剧《江姐》的创作就是一例。我们坚守戏曲美学特征,立足川剧本体,探索经典革命题材剧目的川剧化表达。《江姐》的川剧化表达,在于英雄人物的当代性演绎,在于以“腔”塑人,也在于戏曲诗意性美学的再现。一段“伞舞”演出了江姐对丈夫的深情与眷恋,运用一条黄绸、一颗金色五星对“绣红旗”经典场面的诗意表达,彰显了戏曲的写意与浪漫。
川剧是川渝两地共同的文化名片。我们积极推动、参与川渝两地川剧界的交流合作,通过共同举办川剧节、交流演出等多种形式,目前两地川剧界已实现常态化互动。第五届川剧节在重庆举办,参与观众达20万人次,活动网络传播点击量破4亿次。重庆市川剧院和四川省川剧院联手打造“巴蜀名院”经典川剧周末演出系列活动,两院定期开展优秀剧目交流演出。
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重庆的《江姐》、四川的《草鞋县令》双双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同一地方剧种两部作品同时获奖,有力提升了川剧在全国的影响力。
今年9月1日,《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次在文化领域开展的省际实体性协同立法,为川渝这一共同的文化瑰宝提供了保护传承的法律保障。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们将继续践行用传统艺术为新时代发声、为人民抒怀的初衷,挖掘经典剧目的深刻内涵,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强的精神力量。
(作者为重庆川剧院院长)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7日 20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