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0:57:38 来源: sp20241123
中国防沙治沙作战图上,磴口的位置十分醒目: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上,居“三北”地区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中部核心地带、黄河“几字弯”的“弯头”,是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最前沿。
被誉为“守沙要塞”的磴口,西面是“虎视眈眈”的乌兰布和沙漠,东面为“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河套平原,“要塞”失守则“粮仓”不保。
75年,这座英雄辈出的县域小城从诞生之日就和荒漠化“硬磕较量”,矢志不渝、滚石上山、久久为功,闯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道路,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出“系统防护,全域治理,科技赋能,产业支撑”的磴口模式。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充分肯定了创新探索治沙行之有效的磴口模式。
2024年3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磴口模式”治沙群体“北疆楷模”称号,将目光又一次汇聚于此。
一种精神 筑起绿色长城
向沙漠宣战!
75年21任县委书记,磴口县与沙漠的“战役”至今未停。
打记事儿起,巴彦高勒镇旧地村党支部书记田金元就在家门前的林子里玩耍,这里是他和伙伴们的乐园。父辈告诉他,林子其实是一条长308华里、宽100米的林带,由第一任县委书记杨力生带领大伙儿营造,目的是抵御不断东侵的乌兰布和沙漠。
乌兰布和,蒙古语意为“红色公牛”。近百年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公牛”脱缰滚滚东侵,吞良田、毁房屋、造风沙,每年还将7000多万吨泥沙注入黄河,威胁安澜。
新中国成立后,磴口人民苦战10年,在大漠边缘建起308防沙林带,犹如一道绿色屏障,挡沙东进、阻沙入河,也由此诞生“不畏艰难、负重前行,团结拼搏、敢于胜利,继往开来、永不止步”的308精神。
“这几棵大树就是那时候栽的,我1957年出生,它们的年岁比我还要长。”田金元指着村头那几棵粗大的旱柳动情地说。他身后不远处,20年前栽植的高大杨树正值青春,他身旁,刚种下的小树苗生生不息。
308防沙林带,是磴口模式的起点。它像一枚绿色火种,不断向大漠深处延伸,又像一面精神旗帜,在一代代磴口人手中传递。
“沿着308防沙林带,铺设草方格、种下灌木丛,坚韧的磴口人民不断把绿色向沙漠纵深推进。”磴口县防沙林林业管护中心副主任何文强说。多年来,磴口县以生态建设统揽全局,全面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国家“三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成为沙漠治理的“加速器”。
如今,沙漠面积高达77%的磴口,“公牛”止步,绿染大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5万多株小老头树到210万亩沙漠披上绿装,从亩产粮食不到百斤到良田万顷、瓜果之乡,从“小风眼难睁、大风活埋人”到风来不起沙,磴口迎来改天换地的奇迹,打开崭新的叙事篇章。
磴口县副县长韩瑞告诉记者,75年来,经过磴口人民的不懈努力,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已向西撤退15至25公里,真正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绿,一进再进;沙,一退再退。人与沙的较量,不仅是空间的交锋,更是精神的对垒。
“治沙愚公”谢恭德,带领乡亲在沙窝里造林开荒,提高粮食产量,花甲之年又承包5000多亩荒漠将其变成绿洲;劳模王曰虎,带头治沙造林、25年如一日护林,彻底改变了家乡十种九空、沙逼人退的旧貌;林业标兵韩应联,每年有2/3时间守在沙漠,做项目调研、搞造林技术研究,为沙漠生态治理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
在磴口,每个人都是治沙人,防沙治沙早已深深印刻在他们生命的基因里。
时光流转,人与沙,战未央!
2024年春,东风阵阵,红旗猎猎。在因“绿进沙退”而形成的新的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一条乔灌草结合的“新308锁边林带”正在加紧建设,未来将成为屹立于沙漠的又一道绿色长城。
一种模式 成就治沙典范
向沙漠挺进!
仲春时节,磴口县的广场上、河湖畔、田野里,桃花盛开粉白如霞,萌发的绿意即将喷薄而出。这是70多年前不曾有的颜色。
探寻磴口县山河巨变的密码,有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的坚强决心和强大力量,亦有科学的思想指引和强大支撑。
在磴口县,有农田的地方,四周必有防护林,高大乔木林围绕一片片方形农田四周而生,将165万亩耕地紧紧护住。
“农田防护林网是磴口防沙治沙体系的核心,也是保护农田、基础设施、城镇的最后一道防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以下简称沙林中心)副主任张景波介绍。
1959年,与乌兰布和沙漠持久鏖战的磴口县迎来了一支科技队伍——内蒙古磴口治沙综合试验站。这是当时全国设立的6个防沙治沙实验站之一,也是沙林中心的前身。
多年的治沙实践有了科技助力,一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一地一网三区”五域系统施治的防沙治沙体系逐步构建。
“一地”,即磴口县建立的4个自然保护地,确保荒漠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一网”,即农田防护林网。在绿洲内部,围绕农田、路网营造主副林带垂直的新型防护林网,遏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对农田侵害。
“三区”,即封沙育草区、防风阻沙区和光伏治沙区。在县域西部最外围、沙漠东缘,建设光伏治沙区,通过“光伏+生态治理”,形成阻挡乌兰布和沙漠的第一道防线。紧挨着光伏治沙区的是封沙育草区,以封育保护为主,辅以人工播种耐旱沙生灌木,形成阻挡沙漠的第二道防线。再向县域内,选用梭梭、花棒等优良抗逆植物,营造防风固沙区,形成第三道防线。
“一地一网三区”,五位一体,4道防线,从外至内、由表及里对县域和农田进行层层防护、系统治理。
巴彦淖尔市委书记贺伟华介绍,五域系统施治是磴口模式的核心。
这一模式带来的变化,绝不止“绿”那么简单。
据沙林中心长期气象观测结果显示,过去40多年,磴口县降水量增加0.50mm—100.7mm,小气候明显改善,防风固沙能力明显增强,沙尘暴发生数量呈断崖式下降,程度明显减小。
作为科学治沙典范,磴口模式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摸索中形成。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沙林中心做了大量对比实验,总结出窄林带、小网格、低耗水的农田防护林技术模式,并从磴口县推广至新疆、甘肃等地。
光伏+生态治理,光伏板底下到底种什么?沙林中心经过多次实验,提出了光伏+梭梭、光伏+柠条、光伏+四翅滨藜3种低耗水、易推广、可持续、有效益的种植模式,为沙漠光伏+生态治理提供了示范。
“磴口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科技支撑和地方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相当于‘前店后厂’,磴口是个巨大的试验场,实验成果全国共享。”张景波说。
75年来,磴口县林草覆盖度从0.04%提高到37%以上,重度沙化土地减少78%,向黄河年输沙量降低94.7%。
“磴口模式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完美融合,成为河套平原系统治理的典型案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卢琦评价。
一个样本 拓展价值空间
向沙漠进军!
3月23日,磴口县16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项目区,近百台推土机同时作业,所过之处,起伏的沙丘变得平整开阔,一根根光伏地桩拔地而起。
紧挨着该项目区,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区已成光伏蓝海,蓝海之下,工人们正在种植梭梭。
2个项目区连成一片,4万多亩沙地上将实现“板上发电、板下固沙、板间种植”。发绿电、长绿植、减标煤、接种肉苁蓉,产生的价值不可估量。
2015年,抓住新能源发展新机遇,磴口县开启“借光治沙”之路。目前已建和批复在建新能源装机达522万千瓦,光、林、草、药融合发展的“光伏+生态治理”面积15.6万亩。
2010年,圣牧高科十几人团队站在铲车的铲斗上挺进沙漠。最初,没水没路、没电没信号,搭建的帐篷无数次被大风吹跑,煮挂面时要先将沙子磕出来才能下锅……
今天,圣牧已在沙漠腹地种植了9700多万棵沙生树木,将23万亩沙漠改造成优良草场,2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披上绿装,形成了种养加一体化循环产业链,“乌兰布和沙漠限定”有机奶名扬四海 ,磴口县也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奶生产加工基地。
“两山”理念指引,“沙害”变“沙宝”,“沙窝”变“金窝”,拓展生态价值空间。91家企业“抢滩登陆”乌兰布和沙漠,有机种养殖业、特色林果业、中草药材等产业蓬勃兴起。截至目前,全县沙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累计吸引社会资金75.5亿元,完成生态治理面积80多万亩,打造出一个“防沙治沙+沙产业”的沙漠样本。
“磴口模式,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前行。产业治沙就是新时代磴口模式最重要的特点。”韩瑞说。
75年,几代磴口人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将“守沙要塞”变为“绿色屏障”,有力阻断乌兰布和沙漠向黄河和河套“粮仓”,乃至华北地区侵袭的通道。而磴口模式,也在创新与实干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着内涵与外延。
“这件事不能歇脚,不能松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将防沙治沙比喻成“滚石上山”,“稍不留意大石头就滚了下来”。
2023年6月,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发出,作为“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磴口责无旁贷。
在和煦的春光里,登上遍布沙生植物的刘拐沙头,脚下的黄河静静流淌。这里是磴口县与阿拉善盟的交界处,也是沙漠与黄河“握手”之地。
“我们把刘拐沙头作为‘一号高地’,要在‘三北’工程攻坚战中‘拿下’它。”贺伟华坚定地说。目前,巴彦淖尔市已与阿拉善盟等4盟市开展联防联治,五指握拳,打造世界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样板。
滚石上山、攻坚克难,面对茫茫沙漠,磴口又踏上新的征程。
而一种精神,一种模式,一个样本,是磴口县75年脚踏实地的法宝,更是磴口县走向未来的底气。
(内蒙古日报记者王宇天 许晓岚 霍晓庆 薛来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晓雨)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