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06:34:32 来源: sp202411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在人民日报社和中共江苏省委主办,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承办的“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理论座谈会上,与会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今天摘要刊发部分与会者的发言。
——编 者
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马建堂
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七次人口普查,获取了大量详实的人口统计数据,为党和国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人口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又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为此,需要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要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优化生育政策。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建设供需平衡、布局合理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体系;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监管,严格规范相关技术应用。要继续加强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的保障,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严格落实产假、哺乳假等制度。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持续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适当延长在园时长或提供托管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
拓展人口质量红利。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我国的突出优势。同时,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增加人力资本投入,通过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供给能力、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化建设等,加大在职培训力度。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支持“银发族”再就业,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在学校、医院等单位和社区家政服务、公共场所服务管理等行业,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鼓励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
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这有利于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商业养老保险和适合老年人的健康保险。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积极发展贴近需求的社区养老等服务,规范中高端机构养老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配备辅助器具和防走失装置等设施设备。支持养老器械、家具的研发与生产。
促进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 洪银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以苏杭为代表的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深入研究其中蕴含的人文经济学,对于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我们完全有条件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
推动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要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是弘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文化。企业家文化不仅包括创新文化,也包括社会责任文化。比如,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弘扬这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文化,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二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三是构建相互信任的营商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相互信任是不可多得的社会资本。弘扬诚信文化、打造相互信任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提高合同规范实施效率、维护市场秩序,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要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四是促进人的观念的现代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的障碍和束缚,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以改革创新推动事业发展。
促进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要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文化供给,采取有效的经济方式支撑文化繁荣,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影视作品、体育品牌、书刊等各种文化载体,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鼓励和引导劳动者养成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强化终身学习的内生动力,努力弥合“数字鸿沟”,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提高现代化条件下的就业能力。
强化区域协调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 范恒山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需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需要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最大限度聚集、整合优势资源要素,实现协同创新,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能力,以有力的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有利于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有序开发,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一体保护、联动治理,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畅通区域合作路径、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改善营商环境,更加有效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促进地区间资源要素互补、体制机制对接,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跨地区全覆盖和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新征程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呈现新气象。一是推动特殊类型地区克服困难、振兴发展。高度关注部分脱贫地区和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生态退化地区、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城市等,从这些地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支持引导其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促进行政交界地区合作联动发展。通过加强这些地区的合作联动,比如共同建立经济区、推动重要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协同建设重大工程等,促进实现区域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三是强化城市群、都市圈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根据各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确立发展重点;推动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一体发展、协调联动,消除市场壁垒,优化区域分工;推行城乡统一规划建设,实现全区域协同发展。四是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安排。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五是促进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联动发展。鼓励各地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不同地区通过共建特色平台等途径复制运用良好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举措。六是着力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进一步健全区域规划实施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区域间利益平衡协调,推动各地区基于优势互补和可持续发展深化合作联动。
扩大有效益投资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黄汉权
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需要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科技创新和效率提升,这需要依靠投资发力。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增长具有较大空间。比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加大科技创新投资的力度;积极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投资的力度;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需要扩大社会民生领域投资,着力提升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托育养老等民生服务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需要围绕促进消费、畅通循环开展投资活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拓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投资空间。综上,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好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可聚焦以下方面找准投资着力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一是增加创新驱动型投资。加大颠覆性技术、前沿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投资,扩大基础能力投资,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投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投资,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二是增加产业升级型投资。围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把握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发展的大趋势,结合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大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产业安全等领域投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三是增加民生改善型投资。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加大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托育养老等领域投资,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资,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增加消费促进型投资,找准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增加消费基础设施补短板类投资、扩大消费服务功能提升类投资、增加消费场景创新类投资,实现投资与消费的良性互动。五是增加基础设施提质型投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交通、能源、水利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扩大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扩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赵昌文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国能否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竞争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竞争新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要抓住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会倒逼绿色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为我国培育产业竞争优势提供新的机遇,为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新的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要依靠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要夯实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摊薄科技创新成本,更快推动创新成果实现商业化和市场化应用;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提供坚实支撑。要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让科技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合理回报,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加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完善包括信贷、债券、股票、保险、创业投资、融资担保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要积极推动产业政策创新。与时俱进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强化战略性领域顶层设计,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 刘冬梅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看,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和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提升到2021年的2.44%,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1.03万亿元增长到2.79万亿元。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4%。研发人员总量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我国从第三十四位上升至第十二位。
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引领新技术转化为新产业,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这要求我们主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实现高素质人才、多维度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链条贯通,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体系与科技人才需求紧密衔接,建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对接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长效机制。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有效贯通。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机制,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与世界主要创新国家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交流合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等前沿科技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推动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汪寿阳
推动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是全球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趋势,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推动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需要深刻认识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关系。数字化赋能产业绿色化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为传统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以数据和知识的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能够促进新能源和绿色技术创新,助力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绿色化引领数字化发展方向。运用绿色先进技术手段,对数字传感设施、网络基站设施、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进行绿色改造升级,能够实现资源最优利用和绿色智慧生产,有效提升产业体系的绿色发展水平。推动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融合发展,发挥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以场景应用推动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的双向融合,能够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以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加强数字化与绿色化科技创新,加强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的基础研究,加快研发具有数字化和绿色化融合特征的新技术。要瞄准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先进数字化绿色化产业集群,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要积极参与数字化绿色化国际规则制定,着力推动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规则,在数字贸易、数据管理、碳排放数据采集、低碳评估体系等方面加强制度创新。要持续优化有利于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的营商环境,加强对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政策引导,培育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打造高水平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结合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结构制定多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应的高级技术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25日 09 版)
(责编:岳弘彬、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