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2 01:37:19 来源: sp20241102
核心阅读
互认检查检验结果,先就医后付费有序推进,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四川省绵阳市聚焦医疗服务中的难点、堵点,围绕解决患者急难愁盼,抓住一系列关键小事,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助力群众享受更多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你晚上会打鼾吗?睡觉有没有呼吸暂停的现象?”近日,在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号诊断室,“续诊”医生李丹仔细询问马勇(化名)的病情,结合其检查检验项目报告单,顺利完成了诊疗。
此前,马勇曾在两天前来首诊,但因胸部CT结果当天无法出来,其首诊医生便安排马勇在3日内免费“续诊”。
什么是3日内免费“续诊”?简单来说,就是患者在一次挂号后,3日内均可享受复诊免费的政策。绵阳于今年8月31日起,试点开展此项工作,解决患者无法在当日拿到检查检验结果完成完整诊疗的现实问题。
作为医疗服务的“第一步”,挂号看似是一件小事,背后却关系着众多患者的急难愁盼。
今年以来,绵阳抓住关键小事,在卫生健康领域不断完善服务:城区40个“健康驿站”正式投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增加、“信用就医”项目有序推进……件件小事聚焦医疗服务中的难点、堵点,围绕解决患者看病难、挂号难等问题,助力群众享受更多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检查结果互认
项目更加丰富
拍片、抽血等检查检验,是医生诊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但很多患者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一家医院做了检查检验,转头到另一家医院看病时,还需要从头再来,耗时又费钱。
现在,这样的情况在绵阳得到了改变。
“把之前的检查报告拿给我看一下吧。”10月24日,王青(化名)前往绵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主治医生在询问病情过程中了解到王青前几天在江油市人民医院做了头部CT扫描检查,于是现场查阅了检查报告,并结合其病征进行了诊断。
“以前这种情况,看同样的病换个医院可能需要再做一次检查,费时又费钱,现在真的很方便。”王青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感到满意。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不仅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也促进了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去年6月,《绵阳市加快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正式发布,明确“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也标志着绵阳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自此,绵阳在推进“一次检、多地认”的进程中“快马加鞭”:今年4月,大力推动川渝11地进一步开展区域合作,分层分级对112项检查检验项目结果进行互认;5月出台《绵阳市全面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互认项目正式由107项增至157项(涵盖全部川渝互认项目112项)……短短1年多,全市已有47家医疗机构接入线上互认平台,累计上传报告3100余万份,实现检查检验报告互通共享、智能推送、快速调阅;截至9月底,全市各医疗机构线上线下累计互认检查检验结果13.6万余人次,直接节省医疗费用约1752万元,群众人均就医时间缩短2小时以上。
先就医后付费
项目有序推进
看一次病,如何能减轻“窗口排队”和“频繁支付”的困扰?绵阳实施的全省首个区域性“信用就医”项目给出答案。
不久前,从湖北回绵的张雯(化名)来到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查颈椎,按照“传统模式”,她得在排队缴费和看病就诊间“来回奔走”。但现在,只需登录医院微信公众号,在“诊疗服务”中选择“绵阳信用就医”并按提示填写个人信息、进行实名认证,无需绑定银行卡,就能直接开启智能、便捷的就医体验。就诊结束后,她感叹“特别方便”。
作为四川省首个区域性“信用就医”项目,绵阳以“政府+医疗机构+银行”联动的方式,为全市参保群众提供“先就医、零排队、后付费”的“信用就医”结算服务,“先看病后缴费”成为现实。
记者了解到,成功开通“信用就医”的患者,由金融机构授予不低于3000元的门诊“信用就医”额度,选择“信用就医”支付后,在诊疗、检查、取药等环节,系统会自动扣款,不再需要到人工窗口排队缴费。
此外,“信用就医”服务有最长56天的免息期。在此期间,群众可随时选择免息还款,且微信、支付宝等都可直接还款,切实为群众减轻就医负担的同时,也提升了就医便捷度。目前,包括绵阳市中心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在内的12家医院已开通“信用就医”服务,全市“信用就医”已服务约3.6万人次。
一村一月一义诊
走进千家万户
“大爷,你血糖高,一定要注意控制血糖”“婆婆,你颈椎问题要重视,不要进行繁重的劳动”……近日,绵阳“万名医护走基层——一村一月一义诊”行动走进秀水镇秀安村,来自绵阳市安州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外科、五官科、妇科的多名医护人员在现场为群众测量血压、血糖,进行彩超检查等,并宣讲健康知识、发放健康知识手册。
这是绵阳创新推动医疗服务资源下沉到村的一个缩影。以往,镇村居民如果要到区级医院、市级医院诊治,有时一来一去要耗费一整天时间。如今,通过“万名医护走基层——一村一月一义诊”行动,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系统、连续的优质医疗卫生服务。
截至10月底,该行动已组建义诊小分队593支共3000余人,含市级医院专家548人、县级医院医师612人、乡村两级医务人员2000余人;累计开展义诊活动11200余次,服务46万余人次,双向转诊1300余人次。全市实现1582个建制村每月义诊全覆盖,进一步改善乡村医疗卫生人才资源相对短缺、村卫生室普遍缺乏较精密医疗器械、个别农村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所导致的群众享受不到优质医疗资源的问题。一边,医疗专家到乡下,为群众送上“定心丸”;另一边,家庭医生进家门,为群众生活增添便利。
安州区桑枣镇高峰村77岁的刘大爷行动不便,过去每次到医院开药,都得半天时间,现在一个电话,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直接送药上门,还会给他做常规检查。
“卫生院的医生随时在村子里上门入户,对我们老年人健康特别关心,及时送药上门。”说起村子里的“健康守护人”,刘大爷竖起了大拇指。
“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多,有些村离镇中心较远,组建家庭医生队伍就是为了进一步缩短患者就医‘半径’。”桑枣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杨方清介绍,镇上在大力推进病床扩容和增加药物储备的同时,还组织了巡诊车,配备救治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和药品,根据群众需求走村入户,开展了一系列灵活机动的送医上门服务。
目前,全市建立家庭医生队伍1910个,由临床医师、药剂、公卫、乡村医生等人员构成,覆盖全市487个社区和1582个行政村,已初步建立城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和农村地区30分钟健康服务圈。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1日 11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