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9:13:47 来源: sp20241227
最近你春游踏青了吗?这几年,你有没有感受到身边越来越多的绿色变化?3月12日是全国第46个植树节。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造林5997万亩,国土绿化取得新成果。
“植”此青绿,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哪些切实的改变?共建美丽中国,释放了哪些生态活力?又带来了哪些新机遇?提升社会经济发展“含绿量”,共建美丽中国如何向“新”而行?
全国春季造林从南到北全面展开
眼下,全国的春季造林正在从南到北全面展开,一起去福建龙岩和湖北黄石看看。
总台记者 黄珊: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的一个山头,通过航拍画面大家可以看到,这片山头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比,看起来有点突兀,这其实是一片红壤冲刷区。
长汀曾经是我国南方红壤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经过持续治理,如今的长汀山河披绿,而我们所在的这个小山包,其实是当地专门保留下来的实验地,用作水土流失治理的课题研究。
这二十多年来,长汀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不仅水土流失的面积大幅降低,而且这里的森林覆盖率接近80%。
总台记者 佘利霞:在我旁边的这个广场上以及山坡上,大家正在忙着栽种树苗。
这里是一个矿山修复区,景区最核心的景点叫“矿冶大峡谷”,它曾经是大冶铁矿的一个露天开采点,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相当于15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最深的地方达444米,相当于148层楼的高度。经过近40年的种植,当地已经栽下了120多万棵刺槐,复垦率达到91%,这里也成为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基地,茫茫的“石海”已经蝶变成了“绿洲”。
“三北”工程攻坚战
完成造林种草超1800万亩
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工程,“三北”工程在我国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长城”,成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2023年,中央全面启动“三北”工程攻坚战,规划布局68个重点项目。截至目前,“三北”工程攻坚战进展顺利,造林种草超过1800万亩。
随着我国从南到北依次掀起造林绿化的热潮,“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春季造林陆续展开。
总台央视记者 施韶宇: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重点项目区,近期随着气温回升,这里的土壤已经解冻。我现在所在这个区域是准格尔旗的5万亩巩固提升区,这里的植树模式是在已有灌木的基础上再种上松树,形成一种乔灌木混交的治理模式。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林草局局长 付国强:今年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准格尔旗的项目区计划林草生态工程完成32万亩以上,因地制宜,根据实际,种树是10万亩,大约是700多万棵,剩余的全部种草,投资超2个亿。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总体要求,“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强化治沙、治水、治山各要素协调,统筹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治理,全面推行国土绿化项目化管理。今年,35个重点项目将全面铺开。
共建美丽中国
释放出哪些生态活力?
“三北”工程攻坚战完成造林种草超1800万亩,带来了哪些具体可见的成效?共建美丽中国,能释放出哪些生态活力?来听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卢琦的分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卢琦:一是“三北”工程是绿色、生态和生态屏障的骨干工程,实际上是我国生态的“本色”和“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北”工程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实现历史性转变,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实现“双缩减”。“三北”工程区45%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得到初步治理。
二是探索出规模化开展植被建设的典型模式,创造了塞罕坝模式、库布其模式、磴口模式、沙坡头模式等一批可行可复制可落地的治理模式。中国完成了全球1/4的新绿和1/5的土地退化修复面积,提前十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其中“三北”地区的贡献最少也占六成和八成以上。
三是铸就了“三北精神”,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荒漠化地区生态和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为例,由20年前的一片黄沙,变成今天的沙漠新城,人均GDP超过20万元,在“三北”风沙区率先实现了“天蓝、地绿、水清、人富”的美好生活,为美丽中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样板”和“典范”。
乐享绿色生态
今年全国计划完成国土绿化1亿亩
我国的国土绿化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今年全国计划完成国土绿化任务1亿亩,其中,造林5400万亩。国家林草局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已完成700万亩左右。
国土绿化不只体现在数据上,更体现在老百姓的切身感受上。随着最近天气回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踏青赏春,乐享身边的绿色生态。
3月的巴渝大地,百花芳菲,在重庆云阳县的丘陵山区,近20万亩油菜迎来盛花期,游人纷至沓来,尽享春光。连片平缓的地势上,遍地金黄,穿行于油菜花海,微风轻拂,淡淡清香扑面而来,城市、行人、车流,互相映衬,构成一幅别样的生态美景。
据了解,云阳县的近20万亩油菜花,从2月初就开始陆续开放,将一直持续到3月底,眼下,正是赏花的最佳时期。而在安徽泾县,这里数千株梅花竞相绽放,微风拂过,缀满枝头的梅花红得似火,粉得如霞,摇曳生姿,山里林间飘荡着阵阵芳香,置身其间,让人心旷神怡。伴着春日阳光,市民游客纷纷前来观赏、拍照,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乐享生活美好。
共建美丽中国带来哪些新机遇?
从数据看,2023年我国完成造林5997万亩,而今年全国还要计划完成国土绿化任务1亿亩;从切身感受看,这几年,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能够感受到身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共建美丽中国,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新机遇?提升社会经济发展“含绿量”,如何向“新”而行?下面来连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
经济专家 贾若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同的国土区域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有的国土空间适合种树、种草,也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这些地区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地方适合种粮食,就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还有一些区域适合“种植企业”“种植城市”,也就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地区,这些地区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丽中国建设为我国生态地区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重要机会,这些地区能够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库、碳汇库、生物多样性库,通过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和综合治理,为国家的蓝天绿水贡献更多的力量。
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当中,我们不但要提高含绿量,还要提高含金量,含绿量和含金量同等重要,因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发展的生产力,我们要加快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方式,为生态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增加更多的成色。
很多西部地区正在积极发展光伏发电、新能源发电,成为当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生态之变折射了发展之变,绿水青山诠释了中国的生态之变。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这篇大文章,为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的绿色支撑,贡献更多的绿色力量。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