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和震区:土族语志愿者暖心服务 疗愈受灾民众心

发布时间:2024-11-09 08:26:20 来源: sp20241109

   中新网 青海民和12月27日电 题:青海民和震区:土族语志愿者暖心服务 疗愈受灾民众心

  作者 赵凛松 刘洋 周瑞辰子

  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官亭镇赵木川村村委会的震区集中安置点内,一位老人披上围布,志愿者根据老人的需求,使用理发器和剪发梳耐心地修剪。

图为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赵木川村震区集中安置点内,民和县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为民众免费理发。薛蒂摄

  不远处,民和县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正在用土族语与村民进行交流,询问他们对发型的要求和喜好,确保达到满意效果。

  18日23时59分,甘肃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震中50公里范围内涉及毗邻省份青海的22个乡镇。地震造成与积石山县相邻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化隆、循化三县受灾。

  “地震发生以后,民和县委党校、县税务局等单位抽调了20余名土族女干部,第一时间奔赴受灾一线,开展心理安抚、法律服务、免费理发等工作。”民和县妇联副主任袁萍介绍。

  据悉,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内,土族人口共43585人,占民族人口的20.29%。

  “这是我第一次用土族语参与震后心理疏导。”朱秀兰说,作为民族聚集区,县域内很多老人不会讲汉语,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对发生余震和居住在陌生场合的情况存在焦虑、情绪压抑、睡不着觉等问题,她希望可以通过土族语交流,帮助村民稳定情绪,重建信心。

图为民和县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朱朱兰(左一)正在用土族语和民众交流。刘洋 摄

  官亭镇赵木川村村民赵华说,地震发生以后,家里房屋损毁严重,晚上只能在临时搭建的救灾帐篷里过夜。19日天亮后,随着食品、志愿队的陆续抵达,后怕和无助的情绪才得到缓解。

  “受到灾害冲击时,人往往会出现应激反应,出现‘心理余震’,这时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村民从灾后紧张、害怕的情绪中早点走出来。”民和县委党校副校长朱秀兰说。

  在官亭镇赵木川村委会震区集中安置点,记者看到,由于地震发生时村中青壮年多在外务工,安置点中老人、儿童、妇女所占比例较大。“我们民和县巾帼志愿服务队通过法律援助和土族语心理安抚等方式,减轻老人、妇女照顾孩子的压力,让大家在专业救援人员的帮助下尽快重建家园。”朱秀兰说。

图为民和县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正在用土族语和民众交流。刘洋 摄

  “只要人平安无事,想想孩子与父母亲,暂时的困难会慢慢过去,这是我这几天最常说的一句话。”朱秀兰坦言,村民在面对突发灾难时,通过与志愿者用土族语沟通,认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期待,也学会了如何面对负面情绪、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调整自己。

  “我们也通过注意力转移的方式,让村民用腹式呼吸法等方式进行自主调节,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到自身内部,放空大脑,缓解焦虑情绪。”朱秀兰分享,志愿者用土族语交流结束后,有位村民说道:“地震这么久,我每天都愁容满面,情绪压抑,今天终于情绪放松一点了。”(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