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2024-12-27 08:23:32 来源: sp20241227

原标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自2013年9月明确提出“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这一重要主张。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更好惠及各国人民,提供了根本遵循。

1.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深化了对经济全球化规律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系列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又吸收借鉴了当代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的有益成分,深化了我们党对经济全球化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分工的本质及其运作机制进行了初步阐释。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列宁初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早期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2018年至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至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连续五年提出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202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提出,各国要“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向中英贸易“破冰之旅”70周年活动致贺信中提出,希望中英各界有识之士“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促进中英友好合作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系列重要论述直面经济全球化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难题,宣示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2.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始终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务实行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10年来,通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和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数贸会)等,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不仅如此,共建“一带一路”还成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新动能。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激活了共建国家发展动力,而且成为拉动全球贸易和全球收入的新引擎。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表明,内陆国家基础设施贸易成本每降低10%,其出口将增加20%。世界银行《“一带一路”经济学:交通走廊的机遇与风险》研究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9.7%、全球贸易增长1.7%~6.2%、全球收入增加0.7%~2.9%。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既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党的二十大提出,“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实践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23年10月17日,中国与塞尔维亚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中国签署的第22个自贸协定。

加快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高水平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先后设立了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取得了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重大成效,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开放创新成果。截至2022年底,自由贸易试验区累计开展3400余项改革试点,自行复制推广17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278项制度创新成果。2023年6月1日起,中国率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等五个具备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10月21日,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至此,经过七次扩容,我国自贸试验区已经有22个,对外辐射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进博会和数贸会等展会的成功举办,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展示平台,为世界各国的企业和商品提供了交流机会,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自2018年11月举办首届进博会以来,中国已经成功举办五届进博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五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宣布系列重大开放举措,充分彰显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和信心。第六届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将以“携手促发展 开放赢未来”为主题,探讨全球开放发展热点议题,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智慧力量。数贸会是推动数字贸易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促进全球数字经济合作的国际公共产品,2022年12月首届数贸会发布了一批重要成果、标准和规则,签约了一批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重大项目。

3.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面向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创新和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一方面,坚持创新引领,共建开放创新的世界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发展瓶颈。”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日益成为潮流。未来,要共同把握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拓展“丝路电商”合作,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同时增进绿色发展共识,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努力建设资源节约、绿色低碳的丝绸之路。另一方面,坚持互利共赢,共建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目前,全球经济大幅持久放缓,地缘经济割裂风险不断加剧,全球发展失衡加剧,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站在新的起点上,要聚焦共同发展,共同做大发展“蛋糕”,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同时加大民生援助力度,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使项目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方。

完善多边合作机制,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以及与海合会、以色列、洪都拉斯等自贸协定谈判进程,推进与新加坡、韩国、秘鲁、新西兰等自贸协定升级谈判进程,加快推进与蒙古国、孟加拉国等自贸协定联合可研进程,推动建设更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自贸协定,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以更优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一方面,持续推进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深度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加快形成与其相衔接的经贸制度体系,不断打造吸引外资的新优势。另一方面,统筹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开放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和引领作用,让中国市场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创新国际经贸合作机制,维护和完善多边经济治理机制。一方面,继续办好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投洽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等三大传统展会,同时创新性办好进博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消博会)、数贸会等三大新创展会,为各国经济增长提供中国大市场新机遇。另一方面,加强与巴西、俄罗斯、南非等新兴经济体的紧密经贸合作,推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及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等新兴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机制创新,增强新兴经济体在全球事务中的发言权,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作者:杨丽花,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