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无障碍赋能残疾人

发布时间:2024-11-25 04:15:33 来源: sp20241125

  【民声】让文化无障碍赋能残疾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91.4万,占总人口的6.34%,其中有超过1700万名视力障碍人士,有2000多万名的听障群体,受制于视觉、听觉感官的障碍,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值得关注。

  读书、看电影、听音乐、诵读……这些日常最普通的文化生活,在听觉、视觉障碍群体中,便是令其向往的事情。如何让他们的生活“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如何打破文化传播中的种种障碍,需要全社会共同破题。现在,越来越多的无障碍感知体验与前沿技术相结合,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共享文化成果的创新解决方案。

  去年的国际残疾人日,中国残联与优酷无障碍剧场合作,开通视障用户认证系统。一年来该剧场内无障碍作品超过2000部(集),同比增长超400%,认证用户同比增长超460%,日平均观看时长43.6分钟以上。

  “光明博物馆”体验项目则将无障碍感知——听、嗅、触、摸,与数字博物馆模式有机结合,以无障碍NFC展馆信息激活、导览音频、可触摸展品、在线云展厅等多样态的内容产品,为视力残障群体打造无障碍博物馆的游览体验。

  如何让听障人士“诵读”诗歌?近日,一部专门为听障群体打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中华经典诗词(手语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手语诗歌通过运用手语的手形、节奏、表情、空间和时间的变化模拟出生动的诗歌画面,把诗歌中的意境用手势、表情和身体姿态在空间中呈现出来。

  ……

  《“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提升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残疾人文化需求、增强残疾人精神力量,为视障群体、听障群体提供无障碍文化服务。《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也要求,要保障残障人群、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

  法律赋能、政策赋能、科技赋能、人文赋能……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得以丰富,他们可以生活在和健全者同样一片“母语的天空”之下,被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跟上时代的节拍,看新片、打卡展览,共享无障碍社会建设的成果。

  当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志愿者投入到让文化“无障碍”赋能残疾人的时候,他们也在这样一场特殊又有挑战的探索中,产生了对文学艺术、文化创意更深入的理解,那些蕴含在其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如何不再只停留在感官的刺激,而是真正可以让观众入脑入心,这难道不是文化传播的更高段位吗?而残障人士的心灵往往更加灵敏丰沛,他们更容易和优秀的文化作品产生共情共鸣,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自己作品的检验。某种意义上,这并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一场双向奔赴。

  残障人士渴求共享文化发展,保障特殊群体文化需求,建全特殊人群文化权益保障机制,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场双向奔赴中,残障者与参与其中的健全者,都拥有了更多的文化自信与自豪!

  苏墨

  (工人日报)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