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02:22:37 来源: sp20241230
两年前的四月,共青团中央等17部门联合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45个城市、99个县域成为首批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如今近两年时间过去了,试点城市建设得怎么样?我们的记者深入多个试点城市走访调研,带来最新的变化。
什么是青年发展型城市?
什么是青年发展型城市?简单说,就是城市建设中要让“青年优先发展”,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来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需求。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要在一座城市生存发展,首先要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有收入、有地方住。怎么解决年轻人就业、住房问题?这些试点城市给了哪些答案。
120家"青年驿站" 助毕业生低成本求职
眼下正值春季招聘黄金期,在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试点城市江苏苏州,从外地前来求职的2024届高校毕业生张聘正在姑苏区的“苏青驿站”办理入住手续,通过小程序预约,她可以累计享受三到十四天的免费住宿。
目前,苏州市已建成120家“青年驿站”。
除了为青年找工作提供短期居所外,如何解决青年“租不好房”“买不起房”等现实问题,山东推出了“青年优居计划”,针对性解决青年过渡住房、短期租房和落户购房等不同阶段的困难。不久前,从外地来到济南工作的刘骐瑞,通过租房申请后,很快就“拎包入住”了离工作单位很近的一家青年社区。
山东团省委联合住建、人社等部门制定出台政府发放购房消费券、企业提供价格优惠、银行降低房贷利率等青年人才购房优惠政策。在山东淄博,借助人才招引和补贴政策,就让从外地来这里落户工作的董磊在买房过程中,减轻了不少负担。
截至今年,山东已建成554处“青年优驿”,覆盖全部县市区,可提供房源8309间;建成55处“优徕青年社区”,可提供房源9574套。
加强普惠托育服务建设 缓解青年育儿烦恼
要在城市落户安居,“带娃难”也成为年轻家长的困扰。青年发展型试点城市在婴幼儿照护、课后托管服务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缓解青年的育儿烦恼。
在福建龙岩,余女士每天上班前会将一岁多的小女儿送到城区的一家托育机构。这里新开设的低月龄乳儿班,帮她分担了不少压力。
为解决像余女士这样的二胎家庭和一些双职工家庭面临的育儿困扰,龙岩市将婴幼儿照护服务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政府在场地、资金等方面进行扶持,鼓励托育机构开设针对5-14个月的幼儿的乳儿班,不仅收费比聘请专职保姆便宜,还在师资、环境、科学照护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1个托位1万元的建设补贴,对三孩保育费(入托公办普惠托育机构)给予50%补助,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村)集体对普惠托育机构的场地租金给予免除或优惠。
福建省龙岩市卫健委党组书记 主任 蓝凯英:目前全市已建托位数12800多个,千人口托位数4.74个,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任务。下一步将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用“生育友好”助力“青年友好”城市建设。
针对孩子放学后的托管问题,作为试点城市之一,浙江台州依托青少年宫,打造了“四点半课堂”托管服务。每天下午,台州市椒江城区一家幼儿园放学后,家长们并不用着急赶着来接孩子,会有志愿者分批护送小朋友们来到附近的青少年宫,进入“四点半课堂”。青少年宫依托已有的师资课程资源,为他们开设了声乐、科技、小主持人、围棋等多种兴趣班。
目前,台州市各区依托“家门口青少年宫”“四点半课堂”等微阵地,形成了“15分钟青少年服务圈”,并逐步实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向镇街、村社全覆盖。
城市要吸引并留住年轻人 靠什么?
就业、住房、托育……为青年人解决了后顾之忧,但这还只是初始条件,一座城市怎样能持续地吸引年轻人?
在一份针对年轻人的调查问卷“你认为城市的哪些特点非常重要?”选项调查中,排在生活、居住、工作、交通这些基本需求之后的,是“交友氛围”以及“文化活力”。这也就意味着,吸引年轻人来到一座城市硬件很重要,但能不能长久留住他们,要看城市的软件。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打造出一片青年专属的新天地,让青年人在紧张工作之后,从文娱生活中“满血复活”。
每周五晚七点半,在广州市青年文化宫,一场手碟公开课如约而至,特邀手碟老师正在向学员们示范手碟的演奏技巧,学员们拍打出的手碟声空灵而细腻。对一些上班族来说,这是个难得的放松时刻。
2023年9月以来,广州市的多个青年夜校陆续开课,和传统夜校不同,如今的青年夜校课程新潮又实用,学员们在非遗岭南押花课上,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电影鉴赏等课程上,陶冶情操;在摄影、视频剪辑课上,解锁新技能。
青年夜校学员 周玉朵:对于青年人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发展和学习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白天努力上班,晚上“错峰”学习。如今,“上夜校”已然成了不少年轻人“夜生活”新的打开方式。在广东,市、县级“青年夜校”已有近100所,开设课程2000余班次,累计服务青年超13万人次。
共青团广州市越秀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 韩蓉:我们线上发布报名渠道,选择青年业余时间“错峰”开课,方便“上班族”青年参学。今年将进一步进行资源下沉,打造社区学堂。
相较青年夜校的火爆,青年参与运动的热情也同样“被点燃”。作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之一,成都市充分利用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废弃厂房等城市闲置空间打造“金角银边”,为青年提供运动、休闲、健身的场所。
在成华区桃源社区,当地就将街道和小区之间的闲置空地,改造成体育小广场,免费向居民开放。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公园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局绿化建设科科长 刘嘉琦:我们在打造的时候,就先期通过调查周边居民的需要,我们设置了篮球场,以及考虑到全龄友好,植入了儿童游玩的设施,就是为了让周边片区有更好的活动空间。
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首先要吸引并且能留住年轻人,一座城市对年轻人的核心吸引力究竟是什么?
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 张蔚文:城市对青年的核心吸引力可以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物质上的获得感,再就是精神上的幸福感。所谓物质上的获得感,是由青年在这个城市中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成本共同决定的。收入是青年群体流动落户的关键因素。他要求城市具有稳定的产业业态、活跃的企业集群和一定的发展潜力,使青年能够得到一个灵活的就业环境,并从中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此外,衣食住行等生活成本也是影响城市青年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房价带来的潜在经济压力。所以对青年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城市,一定是能解决青年住房、租房、购房等现实需求城市,或者至少是高收入能够抵消一部分生活成本的城市。关于这个精神上的幸福感,它的基础是城市为青年提供的各类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它的核心是一种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生活方式。青年群体更倾向于定居在拥有文化、休闲娱乐、交通等便利设施的城市。这些便利设施的存在呢,一是让青年群体放松身心、陶冶情操。二是丰富了他们的社交圈层,增加了他们的社交机会。总体来说,城市对青年的吸引力就在于宜业宜居四个字。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城市是青年人口最集中发展最活跃区域
城市是青年人口最集中、发展最活跃的区域,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青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1%,高于整体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2个百分点。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则因青年而兴。近年来,不少省份因城施策,出台了多项普惠政策和实事项目,积极建设青年发展型社区、街区。青年在享受城市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实现了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青年创业者入驻 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在长沙市中心,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潮宗街,是长沙市首批青年发展型街区,吸引了不少青年创业者的入驻。
去年大学毕业的雷雨晴和同学们选择留在长沙发展,他们的工作室就开在了潮宗街,主营非遗工艺——灯工玻璃的制作和体验,受到不少到年轻人的喜爱。入驻街区后,让雷雨晴感到暖心的是,当地团委帮助他们对接贷款等政策,还在街区定期举办读书会、分享会等交流活动,带动大家共同成长。
共青团长沙市委青年发展部部长 李平:我们启动了青年发展型城区、园区、街区、社区等青年场景的建设,实施产业引青、平台聚青、就业促青等重点行动,提质提档青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青年路社区,距离西湖仅1公里,紧邻杭州繁华的湖滨商圈,是一个结构紧凑的老小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许多居民购置了新能源车,其中大部分是青年住户,在老小区充电难成了他们迫在眉睫的问题。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社区通过“青年议事会”把大家聚在一起,问题摆在桌面上,一项一项解决。
为了满足青年新能源车主的需求,同时不影响其他居民正常的生活出行,社区前后召开了4次专题议事会和现场勘验会,最终确定了一块车位相对集中的区域。目前,方案已通过公示取得居民的广泛认可。
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青年路社区党支部书记 蒋剑俊:我们其实更好地了解了一些青年人的需求。同时结合了青年人他的一些专业背景,把他们的一些专业优势整合到我们的议事会议当中来,实现双向奔赴。
如今在杭州,“青年议事会”已经成为一种模式,由青年线上提出问题,申请“开厅议事”,线下与青年面对面商议解决。像老小区加装电梯、小区物业服务提升等一些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很多都通过“青年议事会”得到妥善解决。一些社区还借助大数据,动态感知青年人关注的话题,对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自动匹配生成议题,及时回应青年诉求。
多省市将促进青年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地方两会期间,17个省份、190个地市、1109个区县都将促进青年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各地的“抢人大战”到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近年来一系列面向青年群体的规划政策密集出台,为什么城市发展竞争要聚焦青年?我们如何看待青年与城市之间的双向奔赴、相互成就?
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 张蔚文:得青年者得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青年的创新活力、创造潜力和创业热情,将极大促进城市的产业革新、科技进步等硬实力的提升。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全局来看,我国城镇化的上半场是由一些自然资源要素驱动的,而进入城镇化下半场,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阶段,是由人才创新驱动的城市。
城市和一代代青年的双向奔赴,是循着“城人产”的底层逻辑链条。这就给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整体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契机,倒逼产业革新、科技进步,促进高质量发展。其次,青年的流动落户和集聚对城市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城市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另一方面也要求城市打造和培育开放、包容、动态、多元的生活方式。
城镇集聚青年人才,鼓励他们投身产业发展,参与社会治理,不仅能将过去城镇化的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有效提升城市的硬实力,还有有助于文化繁荣、思想包容等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最终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李墨白 姚杰杨)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