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5:43:52 来源: sp20241118
“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近日,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麒麟苗族乡麒麟村,一场党的政策宣讲院坝会正在火热进行。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宣讲既有汉语,也有地道的苗语穿插其中,村民们讨论着党的好政策给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掌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党和政府专门派人来用苗语给我们讲故事,太亲切了!”宣讲现场,年过六十的苗族群众杨仲先感慨万千。
兴文县是四川省苗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县,留守农村的老人居多,多数文化水平不高,汉语交流能力有限。为了让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兴文县通过在苗族志愿者中“邀”、退休干部中“请”、苗族干部中“派”等方式,组建12支“苗汉双语”宣讲队,到群众家中宣讲党的政策、讲述党的发展历程、传播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悠久历史文化。“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党的好政策讲出‘人情味’,讲到大家的‘心坎上’”,兴文县“苗汉双语”宣讲队队员黄伟说道。
宜宾市屏山县有30余个民族,彝族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何解决彝汉群众间文化、交流等差异促进民族团结,成为当地基层统战工作的关键问题。
彝族代表在清平彝族乡彝人部落“阿妈的厨房”社工服务站座谈。宜宾市委统战部供图“孟获鸡汤,源于孟获传说而得名。先将彝家散养的红土公鸡洗净切块……”在“阿妈的厨房”活动中,彝族阿妈一边讲述彝族美食的文化历史故事,一边讲解美食制作方法。在屏山县清平彝族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乡创新成立“彝族阿妈”志愿服务队,打造充满彝家特色元素的“阿妈的厨房”,请彝族阿妈进课堂、当老师,将党的政策宣讲融入到民族文化交流中。
同样彝汉融居的屏山县夏溪乡,地势崎岖,群众分布分散,集中开展活动是个难题。为将党的好政策送入各族群众家中,夏溪乡成立“马背宣传队”,骑马进山入户宣讲党的理论政策。
乌尔罗补是夏溪乡土生土长的彝族女性,加入“马背宣传队”后,从未间断党的理论政策学习,在汉语愈加流利的同时,她越来越感受到自己担负的使命,“我一定要把党的好政策宣讲给更多的彝族同胞”,她立志道。“马背宣传队”成立以来,队员充分发挥自己熟悉乡里乡亲、使用方言土语等优势,上门“拉家常”式宣讲,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四川宜宾市统一战线推动民族地区结合自身特色民族文化,在挖掘宣讲人才、创新宣讲方式、丰富宣讲载体上发力,让党的政策、方针和理论走进群众,使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盛的“文化大餐”,确保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中国新闻》报记者 刘军 通讯员 张程 报道)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