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1:54:24 来源: sp20241114
刘大响院士荣获“首都敬业奉献模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
日前召开的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获评“首都敬业奉献模范”。
隐于青山深处三十载,从建造中国的“争气台”,到为国产飞机装上强劲的“中国心”……敬业奉献,正是刘大响院士从事航空发动机研究60余年、矢志不渝的信条。而今,耄耋之年的他,依然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奔走于大江南北。
刘大响是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第一位工程院院士,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事业的开拓者,我国第三、四、五代航空发动机大型研究计划的倡导人、组织者和技术负责人,主持建成我国首台航空发动机高空试车台,担任歼20用第四代高推重比发动机首任技术负责人,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扎根山沟30载,为祖国造出“争气台”
刘大响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
1962年,25岁的刘大响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辽宁沈阳的中国航空研究院606研究所,开启了60多年的动力人生。
20世纪70年代,国外严密封锁“争气台”核心技术。航空发动机“争气台”一般指“高空模拟试车台”,是一个能够模拟发动机在空中飞行状态的地面设备群。
1970年,刘大响与所里300多位技术骨干来到川西北的崇山峻岭中。此行,他们肩负一项艰巨使命——建造我国自己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这一扎根就是30年。
当时,高空台被列为“缓建项目”,经费锐减,骨干流失,工程陷于停顿,形势十分严峻。时任试验研究室主任的刘大响身先士卒,带领大家探索突围之道。
多年筚路蓝缕,他带领团队突破了系统总体设计和调试、高空台直排大气试验、高空模拟试验、自动数据采集处理监控等核心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整体技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0到1”的突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大型连续气源高空台的国家。
挺膺担当,开拓我国第三代发动机的自主研制之路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在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初期,长期的测绘仿制思维,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和束缚了自主发展。
刘大响提出,我国航空发动机必须要从“测绘仿制”走向“自主研制”,实施高推发动机预研是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必经之路。他提出“在高推预研基础上开展三大高压部件、核心机和验证机自主研制”三步走的发展思路,并主持完成了高推预研50多项关键技术研究。
面对经费不足、七级高压压气机转速不足等问题,刘大响不断争取、大胆实验,始终坚守在一线岗位。1990年,七级压气机上台开车试验时,刘大响对团队成员说:“你们大胆干,如果出了事故,我是第一责任人!”,勉励大家不要有后顾之忧。
此外,他还亲身参与了中推核心机总体方案设计和技术参数协调,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第三代中等推力发动机核心机,比原计划提前7个月达到设计指标。正是十年如一日的高推预研工作,为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此,刘大响总结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夯实了基础,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988至2000年,刘大响担任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我国自主研制的第四代高推重比发动机的论证和立项,完成总体技术方案设计和三大部件试验研究。他抓住高空台对比标定的难得机遇,积极推动开展发动机研究的国际科研合作,担任中方总设计师,提出“统一指标、并行设计、交叉评审、多轮逼近”的合作新模式。
经历30多年努力拼搏,我国已研制成功中等推力和大推力两型第四代发动机,成为世界上同时拥有重、中两型四代动力的两个国家之一。
身体力行,为人才培养和航空强国事业贡献力量
“我们大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人才。人才最重要的是道德,其次要‘说到做到’,既要有思想,又要有行动,努力为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刘大响认为,动力要过关,人才最关键。近年来,他指导的多名研究生都已成长为各院所主要技术负责人。
2013年,他与北航陈光教授、陈懋章院士各捐资50万元,共同发起设立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奖励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国内高校航空动力专业优秀青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其中,10余位获奖者多年来已成为行业领军人才。
刘大响在接受采访时常说:“我是属牛的,老牛自知使命重,不用扬鞭自奋蹄。”他寄语年轻一代,要热爱航空航天事业,仰望星空,放飞梦想,脚踏实地,砥砺向前。
为使国产飞机都能装上健康强劲的“中国心”,他表示,愿在有生之年,继续为航空发动机“鼓与呼”,继续为通用航空和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而奔走,矢志不渝贡献力量。
(责编:郝孟佳、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