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

发布时间:2025-01-07 11:06:31 来源: sp20250107

原标题:建设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

以美育浸润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以美育浸润教师,发挥教师职业的美育功能,提升全员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塑造人格魅力,涵养美育情怀;以美育浸润学校,打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建设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行动将如何通过深化美育教学改革、丰富美育资源供给、完善保障措施,让美滋养青少年的心灵世界?相关举措又应如何更好落到实处?记者采访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苏丹,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郭声健。

记者:美育作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部分,对塑造青少年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为何要强调学校美育“浸润”作用的发挥?

苏丹:“美育浸润”是个环境概念,强调艺术学习是一种“具身体验”,离不开多看、多动手。通过接触艺术,情感的涌动使得身体发生了反应,才能实现艺术的感知。过去我们说 有人“懂得了美的道理,但实际上又不太懂艺术”,就是这个原因。这就 意味着美育需要行走,需要穿越不同的社会空间, 需要抵达相应的环境场所。例如 在历史 遗址现场,人们看到遗迹样貌和发掘出的文物,情绪上会有一些变化,脑海中激发出对历史的想象, 这个场地就变得“神圣”起来,有了“场所精神”,附着于遗迹之上的各种艺术的形式,浮雕、壁画、装饰,都不仅是单一的艺术形式,而具有了整体性。《通知》强调“浸润”,正是希望青少年美育要注重调动身体的 诸多感官去学习、去实践、去动手。

郭声健: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美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强调了美育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价值追求。《通知》不仅将“浸润”确立为美育工作的目标,而且将其作为美育工作的路径,既彰显了美育潜移默化浸润心灵的独特育人价值,也遵循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各环节的特殊教育规律,可以说用“浸润”将美育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创造性地进行了精准对接。

记者:《通知》中无论是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还是城乡协同、校地协同的举措,美育的内涵都不局限于艺术类课堂本身,对象不局限在青少年学生,充分体现了“大美育”观念。此次《通知》如何将“大美育观”落实到美育育人方方面面?

苏丹:当代对艺术的定性,已不局限在传统认为的几种艺术门类,例如绘画不仅包含国画、油画、版画等,而是 更指向一种让人看上去完美的、有激励感的生命状态、生命体验。有人说今天的艺术“平面化”了, 不是那么“栩栩如生”了,其实是因为今天艺术的形式更加本质,并不像过去一样侧重于描摹自然、模仿自然中的物象,而是把它们变成一种天赋、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让人感动, 开始指向人的精神状态。

我们提倡“大美育”,就是要抛弃过去的偏见, 抛弃学科僵化的划分,让学生看到,科学家身上也有艺术家的气质,民间吹吹打打的匠人因为音乐有了别样神态、有了游离于固定旋律之外的气韵等。只要创作主体的精神状态和他的才艺相融合,艺术呈现的形式 可以是多样化的;学科交叉融汇过程中 会产生一些新的艺术火花,反过来,艺术对科学发展也会有帮助。

郭声健:一般认为,美育浸润的对象是学生,此次《通知》则富有创见地扩展了美育浸润的对象,丰富了美育浸润的内涵,进一步彰显了美育浸润的价值。明确美育浸润的对象不只是学生,还包括教师和学校,既具有学术创新价值,也具有实践跨越意义。要真正实现浸润学生与学校的目标,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美育人先育己”。《通知》在“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中,聚焦美育意识、美育素养、美育情怀以及人格魅力等浸润目标,提出了多项具体举措,旨在提高教师全员美育素质与育人能力,进而实现全面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目标,打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建设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

记者:下一步,应如何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深化校园美育育人实践,提升育人实效?

苏丹:一是要进一步强化教师培训,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首先成为有“大美育”观念的、有大爱的人,懂得大美的人。二是注重“请进来、走出去”,可以把不同类型学校美术教师、艺术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等请到校园,开展讲座和传习等活动,师生之间展开讨论、展开竞赛,形成平等友善、教学相长的浓厚氛围;教师应多带学生 探访历史遗址、 参观艺术博物馆、访问艺术院校、走进艺术家工作室, 多聆听、多对话、多动手。三是强化校园美育文化营造,让校园环境里既有自然的美,也有人文的美,例如展现校园过往的历史、人物、事件,人文方面的美誉、社会影响力等,建筑、雕塑要美观、得体, 形成一种既安静和谐,又 博大包容的气质。

(记者 周世祥)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