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2 21:32:14 来源: sp20241222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新闻分析|AI助力,完全自动驾驶还有多远
新华社记者
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在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助力下,自动驾驶成为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重点攻坚的核心技术“高地”。现在距离完全自动驾驶还有多远?这项技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面临哪些挑战?这些问题受到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
自动驾驶是这样“练”成的
专家称,自动驾驶功能是伴随着车辆全使用周期动态进化而逐步实现的。一款新车型上市交付时,其自动驾驶功能并非“完全体”。
一般情况下,自动驾驶功能需依靠车辆搭载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获取道路信息,通过车载计算平台集成融合成以车身为中心的路况“鸟瞰图”,车辆的自动驾驶算法会以此“推理”出相应行驶路径。相关数据在脱敏后也会通过互联网上传到云计算平台,“喂”给人工智能大模型进行训练,持续迭代升级算法,进化出新版本后再向用户车辆推送,不断优化车辆驾驶体验。
根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制定的标准,广义的自动驾驶从L0至L5共分为6个层级。L0只提供预警信息,不介入驾驶操作。L1和L2还是以驾驶员为主,称其为辅助驾驶更准确。只有到L3及以上才算是逐步减少直至摆脱驾驶员干预的自动驾驶。不过等级越高,实际体验未必越“先进”。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执行副总裁王忻说,L3自动驾驶启动时,驾驶员双手可以脱离方向盘,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但一定要在相应的运行设计域(ODD)下才可以。“在实际使用中,L2自动驾驶的使用范围可能比L3更广一些,比如高速和城乡道路上都可以使用,但这些情况下责任主体还是驾驶员。”博世智能驾控事业部公关负责人潘嘉汇解释说。
“让AI帮我开车”
业内普遍认为,当前技术水平下,汽车要摆脱驾驶员而完全自动驾驶尚有难度。蔚来公司创始人李斌表示,当前自动驾驶仍处于“人车共驾”阶段,“从有这个技术到真正好用,正在经过这样一个阶段”。
“感觉是让AI帮助我开车,而不是完全替我开车。”白国龙是一名传统燃油车用户,他在体验某款车型的自动驾驶功能后表示,车辆的确能够应对绝大部分常见路况,但当出现与他预期不符的路况应对或驾驶动作时,他会果断接管。汽车行业媒体“电动星球”负责人欧阳晨说,当前自动驾驶功能在通过复杂路段时,比如转弯时遇到过斑马线的大量人流,通行效率依然比不上驾驶员。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仍面临一些技术瓶颈和难点。例如,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理论上可以帮助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刹停,避免碰撞。但潘嘉汇表示,“这项功能有相应的触发条件。当遇险时驾驶员有转动方向盘的动作,或车辆行驶在较大的弯道上,或者车速超过系统定义的阈值等情况下,AEB都可能无法触发”。此外,行驶过程中识别并避让突然出现的低速、静止目标或异形车辆也是业内的难点之一,“目前很难做到100%识别避让”。
王忻表示,自动驾驶面对纷繁复杂的路况,尤其是特殊路况时出现的“边角案例”,需要准确“推理”出安全的行驶路径,“这还需要在算法、算力和有效数据训练三个方面持续精进”。
提升安全 解放精力
完全自动驾驶走入现实尚需时日,但辅助驾驶功能已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关注。
“解放精力、减少事故,这些都是智能(辅助)驾驶给我们用户带来的利益。”李斌说,就蔚来目前的产品而言,人车共驾与单独由人开车相比,安全性已提高6.26倍,且这方面表现还在提升。在开启辅助驾驶时,驾驶员也不必一直踩加速踏板或者随时准备刹车,这样可以解放许多精力。
“人车共驾和自己开车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看着开车,一个是盯着开车。”王忻解释说,车辆搭载的各类传感器相当于多了好多双眼睛帮驾驶员看路,出现风险时可及时预警。长途出行时,人车共驾可极大缓解驾驶员的疲劳。
不过李斌也认为,消费者对辅助驾驶“有一些陌生,还不知道怎么去适应人和车一起开,需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循序渐进也是合理的”。
专家们认为,总体而言,规范使用辅助驾驶功能已极大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但无论自动驾驶技术如何进步,出行安全永远应放在首位。
(责编:袁勃、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