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经济学家:中国新动能正在涌现

发布时间:2024-11-01 12:57:48 来源: sp20241101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及宏观经济主管胡一帆1月17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展望2024年,若积极、宽松的政策继续推行,消费全面复苏,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GDP增速有望接近5%的潜在目标。

  文章指出,若经济转型按计划推进,基于巨大的经济体量,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可能达到三分之一。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将翻一番,达到2.5万美元左右。

  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动能正在形成。大众消费、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预计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作为国内购买主力,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已经突破4亿人,并将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进一步壮大。

  文章进一步分析称,近年来,一些新趋势正在涌现。

  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国内文化产品和服务,本土品牌崛起就是一大力证。在后疫情时代,服务支出迅速反弹,在线购物在过去5到10年里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银发经济”也将迎来大幅增长,截至2022年底,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8亿人。从2014年到2020年底,中国养老金市场规模翻了一番,达到12万亿元。

  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绿色产业创造了许多新机遇。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以确保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80%。在此基础上,电力储备设施需求大增。

  得益于政府的激励措施和科技创新,无论是就消费还是生产而言,中国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还是绿色产品所需的多种关键矿物——“绿色金属”的主要生产国,也是钴、锂、铜和镍的主要加工国,跟西方市场相比具有20%到25%的成本优势。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领域,为了应对西方在高科技领域施加的限制,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自给自足,特别是在芯片、5G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集微咨询公司的估算,过去两年,中国在半导体及相关行业的规划投资总额超过2.1万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到2.55%。未来,政府对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率目标为至少达到7%。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移动,高附加值产业正在兴起。

  文章最后强调,中国经济应该不会重蹈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的覆辙。鉴于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中国一直致力于降低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全力满足自身战略需求,并保持供应链稳定。尽管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债务仍然是最大的两项风险,不过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预计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