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08:45:54 来源: sp20241127
10月10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先达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先生千古,早上还在看您的书。”“您是马克思主义学者心中的标杆与榜样。”……在中国人民大学、光明日报官方微信评论区,不少网友写下留言寄托哀思。
站在讲台上,他是全身心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教师;徜徉学海中,他是从未停止思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躬耕哲学领域70余载,陈先达始终高擎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发哲学新声、立时代新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是他一生的志业。
“哲学家不是社会的旁观者”
1930年12月,陈先达出生于江西鄱阳。1953年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深造。从此,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下不解之缘。
在人大读书的三年时间里,陈先达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成为人大哲学系正式成立后的首批教师。1987年,他又担任人大哲学系系主任。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围绕中国的历史发展、现代化道路和文化等问题,陈先达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诸多学术论文。
2020年6月29日,本报《光明学人》版刊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郝立新撰写的文章《陈先达:行走在思想与时代之间》。“闻道犹能以身求”,在郝立新看来,陈先达的诗句正是其在哲学信仰上笃定不移、在哲学事业上辛勤耕耘的人生写照。
陈先达常说:“哲学家不是社会的旁观者。”多年来,他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勤奋向学成为学界后进的榜样。
2015年,全十四卷、共496万字的《陈先达文集》出版。2015年7月3日和2016年3月2日,陈先达先后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理论文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引起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广泛关注。
近年来,陈先达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写作哲学随笔上,使哲学走出书斋、走进人们心中。这也被他趣称为“老来得子”。
回归生活是陈先达倡导的哲学方向。他曾言:“如果哲学不关心人民,人民也就不会关心哲学;哲学不关心社会,社会也就不需要哲学。”
“马克思说过,真正的哲学和哲学家都是‘时代的产物’‘人民的产物’。先生的学术人生印证了这一点。与时代关系密切、与人民联系紧密,哲学才会获得强大生命力,哲学家才能为时代和人民所接受。”郝立新说。
“‘青出于蓝’的快乐”
自1956年走上讲台,陈先达始终和学生在一起。他说:“教书育人是最快乐也最适合我的工作。”
陈先达的课堂生动有趣、极富逻辑性,总是挤满了学生,他们沉浸在陈先达对哲学“可爱且可信、具有生活气息”的讲解中。
陈先达被学生称为“行走的马列字典”。但凡遇到出处不定的引文,向他询问,总能得到精确到章节的回答;遇到意义不解的原典,向他询问,总能得到醍醐灌顶的点拨。
陈先达认为,大学“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培养人的地方”。他要求学生善用知识,绝不能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对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2015年,陈先达荣获“最美教师”称号。教书育人一辈子,“讲课”对于他来说,不仅是职业,更是志业,是终生的乐事。他说:“我的收获是有一群好学生……这是‘青出于蓝’的快乐。”
“最惬意的人生是专业、职业、信仰的结合”
从教近70载,陈先达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最惬意的人生是专业、职业、信仰的结合。”这是陈先达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专业可以变为谋生的手段,而信仰则是高于谋生的精神追求。有信仰,才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有从容淡泊的为学信念和胸怀天下的责任感。
陈先达曾作诗表达自己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老而弥坚不算老,文求有骨诗求魂。”
在《九十岁的我》一诗中,陈先达写道:“生命是一种奋斗,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九十个春夏秋冬,三万个黑夜黎明……有限的人生,溶入力的洪流会化作永恒!”
人生有限,而光热无穷。他用自己的思想和笔,书写了不平凡的哲学人生!
(记者 张亚雄)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