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丽中国增绿添彩 能源领域节能降碳“施工图”明确

发布时间:2024-11-24 08:44:53 来源: sp20241124

节能降碳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用能设备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部署了节能降碳十大行动。

具体到能源领域,在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方面,《行动方案》明确,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和建设,严格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优化油气消费结构,加大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在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大力发展储能、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强化绿证交易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

“近年来我国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高,但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仍在80%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表示,推动全社会能效提升和碳排放下降,要推进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提升非化石能源开发和消纳水平,推动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行动方案》提出,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这就需要构建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体系,综合考虑煤电调峰与新能源消纳系统成本,推动能源领域节能减碳。

孙传旺进一步解释说,要有序推进煤电由基荷能源向调节型电源转变,加快现役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和“两个联营”,因地制宜推进水、核、风、光等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夯实清洁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保障储能产业与本地新能源项目协同布局。同时,要发挥煤电调峰经济性、灵活性优势,为新能源消纳腾挪空间、配合新能源出力不稳定特性提供有利条件。依据地方电力供需结构现状,合理安排新能源消纳阈值和煤电参与调峰频次,平衡好新能源消纳与电力系统经济性、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提升新能源电源与煤电机组协同供能效率。

与此同时,节能降碳工作离不开价格机制引导。《行动方案》指出,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研究完善储能价格机制。严禁对高耗能行业实施电价优惠。强化价格政策与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的协同,综合考虑能耗、环保绩效水平,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

孙传旺表示,《行动方案》提出完善价格政策,有助于合理补偿煤电调节与灵活性改造系统成本,提升煤电调峰参与积极性,健全煤电价格形成和容量成本回收长效机制,推动构建与大规模新能源上网相适应的合同曲线形成方式与价格浮动模式,畅通容量成本和辅助服务成本向用户侧疏导路径,有效挖掘分布式新能源、用户需求响应等灵活性新型负荷资源,引导负荷侧资源广泛参与电力系统互动,推动新能源发电与消纳水平持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完成相关领域的节能改造任务,离不开科技引领与支撑。《行动方案》提出,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作用,集中攻关一批节能降碳关键共性技术。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建设。修订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倡导最佳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积极培育重点用能产品设备、重点行业企业和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

刘吉臻表示,通过部署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科学研究项目,能够引导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及早布局并更加积极投身节能降碳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基础研究探索、关键技术研发、重大工程示范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实施产、学、研、用协同互济,形成自主创新强大合力,为建设能源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行动方案》提出强化科技引领,有助于强化共性绿色技术耦合创新与推广应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力度,发挥重大科技项目对于资源配置与资金投向的牵引作用,拓展绿色节能技术在重要领域与关键环节的新需求场景、新应用模式与新赋能路径,为全产业链环、全生产环节降低能耗、提高能效、提增效益提供新动能。”孙传旺说。

(责编:王仁宏、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