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沪港合作迈向新高度

发布时间:2024-11-02 02:20:59 来源: sp20241102

新华社香港4月28日电 题: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沪港合作迈向新高度

新华社记者陆芸、黄茜恬、许晓青

上海全球推介大会在港举行、上海美食节在港举办、上海国际仲裁(香港)中心成立……连日来,香港街头洋溢着浓浓的上海元素。

“2024香港上海周”举办期间,沪港合作会议第六次会议举行。自2003年召开首次会议以来,双方合作不断深化。本次会议上,沪港相关部门签署商贸、金融、法律服务、科技、文化等领域共20份合作协议,标志着沪港合作迈向新高度。

共筑金融经贸新优势

香港和上海作为国家两个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关系密切,合作源远流长。

数据显示,香港是上海外商投资最大来源地。2023年,香港在上海新设立的企业约1700家,投资超过170亿美元。同时,香港也是上海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窗口,截至2023年底,上海企业在香港上市约200家,市值约2万亿港元。

“多年来,沪港两地合作就像交响乐章,奏响了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华彩篇章,为两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谱写了双赢的旋律。”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说。

作为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举措,沪港通将在今年迎来10周年。截至2023年底,沪港通北向交易已为内地股市带来逾9000亿元人民币净资金,南向交易为香港股市带来逾1.5万亿港元净资金。

25日在香港举行的沪港金融合作第九次工作会议上,双方同意持续研究优化沪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紧密合作落实已公布的新措施,并探索进一步深化两地证券市场协作。

26日沪港双方签署的《沪港合作会议第六次会议备忘录》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促进两地金融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互动,鼓励港资金融机构到上海设立或参股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类机构等。

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办公室主任周小全说,作为中国在金融领域的两个“火车头”,双方应加强合作,实现资金和资源的对接,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服务国家战略。

携手发展新质生产力

“上海在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突出,这些也正好是香港着力发展的重点新产业。”27日举行的一场沪港科技创新对话会上,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点出了沪港产业合作的新空间。

当下,上海正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线,全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而香港也在积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努力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对话会上,沪港两地多家高校、机构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加强在科研、创业孵化、人才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合作。同时,“2024沪港企业家圆桌会”见证了更多两地创科产业链的协作,20家沪港机构分别就多个领域签署合作协议,涵盖低空经济、机器人等众多创科项目。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说,沪港可以通过建设先进和多元化科创生态圈,推动沪港企业对接国际项目,实现沪港科技成果双向转化,配合新质生产力发展。

共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南翔小笼包、蟹壳黄、鲜肉月饼……连日来,香港中环遮打花园内人头攒动,市民纷纷来这里举办的“上海美食节”尝鲜。

“除了广东菜,上海菜是我最喜欢的。感谢上海朋友来港,给香港同胞送上美味特产。”香港市民高先生说。

“香港和上海合作空间无限,绝不止于金融、贸易。”李家超说。备忘录中一系列文化交流、青年发展的项目体现出,积极拓展人文交流、共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强青少年往来了解是沪港双方的共同愿景。

一系列措施包括:支持“沪港大学联盟”建设发展,鼓励两地更多大学参与交流合作,鼓励支持两地更多中小学缔结“姊妹学校”。进一步推进香港的持牌广播影视机构及香港电台与上海影视机构在纪录片、电视剧、动画片以及广播影视节目领域的交流合作,举办“香港·上海电视周”。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表示,沪港合作会议机制建立20多年来,两座城市同频共振、相向而行,两地情谊在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中不断升华。希望以本次沪港合作会议为契机,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广泛开展多元务实合作,共同谱写沪港全方位合作新篇章。

“国家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相信沪港两地将继续优势互补,配合国家发展大局,两地未来的交流和合作一定会更广、更深。”李家超说。

(责编:于洋、徐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