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冰雪经济“热”起来

发布时间:2025-01-04 23:49:13 来源: sp20250104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个冬天,哈尔滨火出了圈,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上天马行空的创意,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不过,哈尔滨只是一个代表,从北到南,冰雪消费都在升温。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冰雪“冷资源”演绎出一系列“冰雪+”新产品、新场景,成为冬日里的“热经济”。今天的节目我们就来看看白雪变白银,各地用了哪些妙招。

  要问这个冬天哪儿最火?肯定是哈尔滨,“我要去尔滨”已经成为流行语。元旦假期以来,哈尔滨相关词条连续多天独霸热搜榜。哈尔滨的火是全方位的火,冰雪景点火了,还带火了很多网络爆款:摆盘的冻梨、可爱的逃学企鹅、大雪人……游客们在哈尔滨的体验感爆棚。哈尔滨的火爆出圈,靠的是冰雪,可绝不仅仅是冰雪,这背后,当地政府可是花了大心思的。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晶:“做了一年的准备,邀请了一些文旅的头部博主,策划了很多高流量的IP。看视频底下的评论,游客需要什么我们就上什么,说在索菲亚大教堂旅拍的时候,如果有个月亮就更好了,我们就弄了一个大大的人工月亮;有游客说哈尔滨天太冷了,我们就造了很多小暖房子;想吃我们的冻梨,不知道怎么吃,我们就特意弄出了冻梨摆盘。”

  不过,能开启一场如此盛大的冰雪狂欢盛宴,仅靠政府发力显然是不够的。为了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让自己的家乡不辜负这些热爱它的游客,哈尔滨市民们也是拼了。他们熬姜茶在街头送给游客、自发组织车队免费接送游客、号召本地人不跟游客抢澡堂和早市……

  黑龙江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新:“真诚是我们城市的主基调,这种真诚也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还记得网友们的调侃,“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这座城市以独特的方式宠爱着每一位游客。”

  就像一场盛大的交响乐,各方齐发力才能奏响动人的乐章。这个冰雪季,哈尔滨交出了一份相当亮眼的答卷。仅元旦三天假期,接待游客就超过300万人,旅游收入近60亿元。

  当然,不只是哈尔滨,冰雪产业市场的潜力如此巨大,许多地方也都瞄准了这个拉动经济的增长点,绞尽脑汁在冰雪上玩出各种花样:运动赛事、主题酒店、个性旅拍、娱乐演出……可谓各有各的招。

  在湖北五峰国际滑雪场,一场别开生面的大众滑雪公开赛吸引了2000多人参加。用举办专业冰雪赛事来吸引客流,是湖北五峰推动消费的一个新招儿。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比赛通常设置专业组和体验组两种组别,这样既保持了专业性,又给普通爱好者以体验的机会。除了举办赛事,滑雪场还设置了雪地摩托、雪地转转、雪橇等许多游乐项目,让不同的人群都能乐在其中。现在,有不少人每到雪季都会来这里参赛或者度假,小山城的旅游也热了起来。

  游客们排着长队来玩,这在以前的五峰是不可想象的。五峰的山区海拔2000多米,每年有将近100天的雪季,雪景秀美独特。但早些年,因为交通不便,一到冬天就大雪封山,几乎无人进出,更谈不上发展冰雪项目。

  近些年,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当地打通了山里的道路。尤其随着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并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五峰也抓住机遇,从2017年开始建设滑雪场。不过,要在这样的高原山岭上建一座专业级的滑雪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湖北武陵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海锋:“高海拔地区空气湿度大,常年温度低,每年有效施工时间大概也就三四个月,因为雪场建设在山上,选址的位置几乎是处于完全没有被开发的状态,交通条件几乎是封闭的。”

  当时,从山上便道到项目还有3公里没通路,而且山高弯急坡陡,施工相当困难。当地政府调动各种资源,组织专业队伍,攻克难关,终于打通了最后3公里。2018年12月,滑雪场建成投入运营。因为华中地区的大型专业滑雪场为数不多,因此,从一开业就吸引了大量客流。

  5年多来,30万游客奔“雪”而来,五峰国际滑雪场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带动周边村民数百人就业,人均每年增收3万多元。

  如今冰雪经济的热度已经从北往南向各地延伸。有冰有雪就能用冰雪做文章,而那些很少下雪的城市只要肯花心思、动脑筋,一样可以打开冰雪市场。

  在一些南方城市,现在室内大型冰雪商业综合体已经成为人们娱乐消费的一个重要场所。在这里,滑雪、滑冰是亮点,还可以看演出、品美食、购物、住宿,在一个综合体里吃喝玩乐样样齐全。而在同样很少下雪的广西北海,玩冰雪则有着更为特别的方式。

  “冰雪+大海”是广西北海打造网红景点的新路数,也就是在大海边打造一个人造冰雪乐园,让人们在大海的怀抱里滑雪、滑冰、打雪仗、堆雪人。这样的独特体验听着就很浪漫,让人心生向往。

  不过,在北海这样温暖的南方城市,要运营好冰雪项目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比如北海室外温度常常会达到30℃,怎样控制好室内温度就是个难题。技术团队负责人王金波来自黑龙江,是打造冰雪项目的老把式,但这个项目对他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广西北海银基冰雪王国工程经理王金波:“在这边做雪场难度很大,让气温不太低也不太高,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不会感觉到特别冷,还能保持雪质。”

  如果温度控制不好,造雪设备喷出来的雪很可能变成水,洒在雪道上结成冰,影响雪质和安全,这是南方地区冰雪项目普遍面临的麻烦。

  王金波:“外部保温做了好的加厚处理,我们实时监控着室内温度。北海这边天气比较热,要把制冷设备开最大功率,相对电费,还有一些相关的能耗就比较高一些。”

  为了节省电费,在政府的协调下,项目运营方与光伏企业达成合作,太阳能的电费便宜了不少,降低了运营成本。项目自去年11月试运营以来,效益一直不错。

  现在,从我国北方到南方,形式多样的冰雪场地随处可见。截至2022年底,全国冰雪场地已经有2452个,比2021年增长了8.45%。

  开拓冰雪市场,各地频出妙招,如此之卷,让传统的冰雪产业城市也不敢懈怠。他们也不断尝试找新亮点、蹚新路子,努力走出自己的冰雪新赛道。

  在零下30℃的黑龙江黑河,当地开拓的冰雪产业新赛道是寒地试车。所谓寒地试车,是指在极端寒冷环境下对汽车开展性能测试。这天一早,黑河一家试车企业的总经理赵鑫宏就来到测试场地。黑河是我国最早开展寒地试车的城市,而赵鑫宏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与传统路面相比,寒地试车路面要冻得足够结实,要更光滑和宽敞,让测试安全可靠。黑河市全年约有200多天结冰,有天然的优势,不过一开始钱不够,技术也跟不上,试车产业发展并不顺利。

  为了让这个新兴冰雪产业顺利起步发展,当地政府也给了大力支持,帮助企业联系项目资金、招聘人才、技术攻关,一个一个解决难题。在各方努力下,如今赵鑫宏的企业已经拥有了一个规模巨大、综合开放式的试车基地。全市的试车企业也发展到12家,各类试车道路达到120多条。现在,黑河每年试车经济直接收入1.7亿元,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间接收入4.3亿元。

  冰雪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花样不少,潜力不小。而其中冰雪旅游消费的火热,更是我国消费长期向好的一个注脚。随着寒假和春节到来,各地也积极出台优惠政策,比如吉林设立1000万元的冰雪交通补贴,新疆阿勒泰推出景区免门票,北京将在冰雪季发放不少于3万张消费券。让冰雪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需要投入、努力还有创意。打造冰雪文旅品牌,加快冰雪旅游和运动、文化、装备制造等融合发展,“冷资源”才能持续撬动“热经济”。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