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五首发!50年期特别国债要来了,降准降息会有吗?

发布时间:2024-12-29 10:20:35 来源: sp20241229

  第一财经 作者:亓宁

  随着5月13日上午财政部一则通知发布,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正式提上日程,市场对接下来债市走势及货币政策预期关注度再度提升。

  在部分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人士看来,财政发力叠加债券供给增加均对债市形成向下扰动,但考虑到发行节奏平缓、资产荒短期难解、央行有意维稳,债市整体调整幅度有限,可关注重要时点。

  另有观点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会降低超长国债发行的迫切性。

  在市场承接能力方面,不少分析认为,当前的利率价格和流动性水平对于特别国债发行来说较为合适,但仍需要而且大概率会有货币政策的配套支持,市场对央行降准、降息及购买国债等均有预期,但仍有掣肘因素。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记者表示,综合考虑债券供给节奏等因素,预计央行二三季度先以降准或者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的方式提供流动性支持,待汇率压力减轻后,再通过降息方式维持低利率环境。

  从市场表现来看,国债期货13日上午出现明显攀升,当天5年期及以上国债活跃券收益率都有明显下行。

  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来了,如何扰动债市

  根据财政部13日公布的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品种包括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自5月17日起陆续发行。

  其中,30年期品种将于5月17日也就是本周五率先发行,5月24日起发行20年期品种,50年期品种于6月14日首发。这也意味着,我国将首迎30年期以上的特别国债,“超长期”的特点明显。

  此前有消息称,财政部将于5月13日召开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动员部署会议,引起市场关注。随着发行计划披露,市场密切关注的万亿元特别国债正式进入落地阶段。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其中,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之后,财政部、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多次围绕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表态发声。

  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央行刚刚披露的金融数据不及预期,则让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加速的预期进一步升温。

  对于此次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方式,法询金融固收组报告分析,可能更加偏向市场化发行,而非定向发行。

  回顾来看,据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统计,我国曾分别于1998年(补充四大行资本)、2007年(购买外汇作为中投公司成立资本金)、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发行过特别国债,方式分别是定向发行、定向+市场化结合、市场化发行,2017年、2022年对2007年特别国债部分续作,但期限均未超过30年。

  随着债券供给增加,市场密切关注接下来的债市走势。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复苏缓慢、资金面宽松、债券供给节奏偏慢加剧资产荒等多重背景下,债市持续走牛,一季度30年期和10年期国债利率分别跌破2.5%、2.3%关口。

  不过4月以来,随着央行针对长债利率频繁表态、监管规范机构买债行为,加上资金面担忧扰动、交易拥挤程度抬升等,已处高位的债市多空博弈明显加剧,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所回升。

  明明对记者表示,特别国债的发行将增大债券供给,同时,财政资金的运用也将有助于基本面改善和市场预期提振,因此理论上将会对利率形成向上的推动力,但是考虑到其发行节奏较为平缓,同时债市仍存在资产荒的情况,预计调整幅度有限,可能在个别发行时点会对国债收益率形成一定的扰动。

  需货币与财政紧密配合,降准先行降息谨慎

  从发行节奏来看,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三大品种的发行周期从5月中旬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其中,20年期品种2次首发、5次续发,30年期品种3次首发、9次续发,50年期品种1次首发、2次续发,共计分22次发行。

  相比之下,2023年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是于去年四季度内发行完毕,今年2月增发国债项目全部下达完毕。

  “少量多次”的发行方式,也让市场对供给冲击和货币政策配合方式的判断产生分歧。从市场表现来看,13日当天上午相关消息发布后,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期货均有明显上行,当天5年期及以上国债收益率均有大幅下行,其中5年期、10年期、30年期国债活跃券利率分别下行4.25BP、1.9BP、3.6BP。

  有分析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较为平缓的发行节奏可减少与地方债发行上量的冲突,同时对超长期国债发行具有一定“替代性”,对市场形成利好。另一方面,发行节奏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承接流动性的要求,当前资金面相对平稳宽松、利率水平较低等环境较为有利,降准降息迫切性不足。

  但此前不少专家指出,考虑到特别国债发行对流动性的影响和历史经验,需要货币政策的紧密配合,市场预期方式主要包括降准、降息、MLF操作、央行二级市场购买国债等。在最新金融数据低于预期的背景下,不少分析也判断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宽松。

  不过,对于降息节点和空间,受访人士普遍持谨慎态度,其中的重要考虑之一依然是汇率掣肘。另外考虑到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周期拉长,有市场人士认为,降准可能性也大幅下降,更多将通过MLF操作等进行支持。

  “下一阶段, 5~6 月地方债、特别国债有望发力,促使社融数据企稳,信贷在去年5月低基数下也有望多增。降准、二级市场购买国债等货币政策工具也值得期待。”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表示。

  明明也认为,今年央行大概率会以降准或者MLF操作的方式进行支持,也不排除可能配合降息政策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考虑到5月开始地方债供给也将提速,可能在二三季度先以降准的方式提供流动性支持,待汇率压力减轻后,再通过降息的方式维持低利率环境,帮助国债以较低成本顺利发行。据Wind数据,本周三将有1250亿元1年期MLF到期,6月有2370亿元MLF到期。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