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中华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发布时间:2024-12-05 16:35:00 来源: sp2024120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文物局

回眸2023年,重要时间节点见证文化建设新起点、新高度、新使命。2023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催人奋进,令人鼓舞。

过去一年,我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诠释“何以中国”,文学、戏剧、影视等领域涌现一批兼具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的精品力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

文化之力贯穿时间之河。展望新的一年,赓续中华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编  者  

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王  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2023年,是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中国考古博物馆开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70多年来发掘所获的5000多件文物精品首次亮相;“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等展览举办,让观众近距离感知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各地博物馆人气高涨,“博物馆热”反映出民众对了解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兴趣日益浓厚。

2023年,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持续推进的一年。如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55个、立项80个,有力促进了遗址保护与利用。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绽放照亮古今的光辉。

在过去的一年中,还有一些难忘的事情。我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文化圆桌会议、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良渚论坛以及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等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论坛,就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做了演讲交流。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上,三星堆遗址获评重大田野考古发现,由我主编、200余位学者合作撰写的《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获评重要考古研究成果。

考古是对历史的追问和探寻,串联起中华文明的颗颗明珠。作为一名从事考古工作40多年、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年的“老兵”,我深切体会到,考古工作不仅是着眼于过去,而且是着眼于当今和未来。考古发现让人民群众更好了解古代的中国、认识现在的中国、理解未来的中国,同时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此,中国考古人将一直在路上。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本报记者陈圆圆采访整理)

慢写作,深阅读

乔  叶

迄今为止,我的写作之路已经走了30年。文学给了我多个层面的收获,最重要的就是精神生命的持续成长。除了写作,我成长的主要途径还有阅读。在写作和阅读与我同生共长的漫长岁月里,我深切地感受到,就文学这种典型的精神生活而言,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慢的。

慢,意味的不是写作速度,而是写作态度。作为作者,如果快,创作状态就会慌张起来。慢,更是一种内容,指写作前的生活、资料、认识和思考等各种积淀,也指写作中的各种要素,比如寻找角度、捕捉细节、酝酿语感和调整节奏。我深知,作为一个才华非常有限的人,正是因为慢,我才可能做出了一点儿成绩。因此我常常要求自己: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如果你更慢一点儿,可能会写得比现在好上一些。

在阅读领域里,慢,意味的就是深阅读,即经典阅读。我经常被问到:数字时代,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又该如何进行文学阅读?其实,科技如此发达,手机阅读、碎片化阅读方式的盛行是必然的。它有便利的地方,比如,可以快速共享知识和传播信息,还可以建立线上读书群等。但这种便利的另一面,就是容易让阅读浮光掠影。在这个意义上,深阅读和经典阅读尤其重要。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由一代代读者检验出来的。阅读经典可能不会立马变现,但能够最大限度地涵盖所有人的人生,让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在其中汲取到营养,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我们深入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

2023年,我的长篇小说《宝水》获得了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宝水》写了村庄的一年,为了写这一年,我用了七八年时间。很多人说这个速度太慢了。可我理解和感受的文学,就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精神事业。她如同一棵棵长得很慢的树木,像银杏,像冷杉,像黄花梨,像檀木。只有拿出充分的耐心去慢慢感受文学的心跳,才有可能抵达所期待的境界。

(作者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本报记者施芳采访整理)

讲好中国茶的故事

陈耀华

2023年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五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

喜讯传来,我激动地在微信朋友圈发了9张申遗不同时期的工作照。对我而言,从2011年3月第一次踏上云南景迈山起,近13年参与和见证了申遗之路,始终不变的是对景迈山深深的眷恋和祝福。

这些年来,我们申遗的脚步从未停歇。通过多学科科学研究以及考古、寻找实物证据等,我们完成了16万字的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文本。其中最难的,是把从当地老人口述中获取的碎片化资料逐步按照世界遗产的语境和要求条理化。直到现在,我每次依旧能从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可以说,景迈山是我的老师。

这些年来,对于景迈山古茶林的守护也在不断完善。在各项规章制度的指导下,古茶林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景迈山上的路修好了、自来水通了,“火起来”的景迈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老百姓的茶叶收入和旅游收入都增加了,还有年轻人做起网络直播,向更多网友展示景迈风情。当地百姓愈发了解景迈山和古茶林的价值,“原来我们的古茶林和别处不一样!”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申遗成功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如何积极利用数字遗产、遗产全链条经济等新技术和新理念,探索遗产的活化利用;如何建立以遗产保护为重点,相关监测、研究、展示、服务等多种设施或机构以及制度环境共同构成的“遗产综合体”;如何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向全世界讲好中国茶故事……这都需要我们持续思考发力。一叶千年,生生不息的景迈山古茶林,故事还在继续。

(作者为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本报记者王珏采访整理)

以科技之力,展文化之美

沙晓岚

大型广场表演艺术已成为展示国家形象、传递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作为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我和团队成员始终在思索,在这个高光时刻,怎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艺术的生命力离不开创新。我和团队坚持在创作中推陈出新,以创意展现中国之美。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熔科技之力和艺术之美于一炉,展现中国风采与中国声音。

点燃主火炬是亚运会开幕式的重要环节。我们先后设计了60多版方案,最终决定采用“数实融合”的点火方式。2023年9月23日晚,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亿多名数字火炬手在钱塘江上空汇聚成巨大的数字人,它踏浪而来,在大莲花体育场和最后一棒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闭幕式上,它又以“弄潮儿”的名字返场。数字火炬手的设计,向世界传递天涯共此时的中国式浪漫。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创作者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能够释放无限的想象力。裸眼3D与线上增强现实虚拟影像构建沉浸式体验,一座连接古今的拱宸桥在舞台上立起,呈现人在画中游的雅致宋韵;运用地屏、立体透明网幕和裸眼3D技术,千姿百态的钱塘江大潮“涌动”在体育场中,借助3D双威亚技术,双人舞演员在空中逐潮踏浪;以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而成、通过3D打印制作的“荷桂记忆之花”,传承“藉草攀花”的惜别之礼,传达“荷桂共融”的和合共生之情……通过科技的力量,我们为全球观众开启了全新的感官体验,在古老与时尚的交融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灵感的沃土、创作的富矿。我们坚持从中寻找灵感,用丰富的手法和设计语言,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美学气质和深厚底蕴。以创作讲好中国故事,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将在内容和方式上持续探索,在作品中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作者为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本报记者曹雪盟采访整理)

沉淀“留得下”的作品

李  路

沉淀、思考,是我在2023年的关键词。电视剧《人世间》凸显长尾效应,继2022年摘得金鹰奖4项大奖后,又收获白玉兰奖5项大奖。从《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到《人世间》,每部作品都是我们怀着热爱一步步“孵化”出来的,希望能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淀下来。

对于影视行业,2023年是沉淀、收获的年份。从各影视基地的“开机”数,到影视拍摄许可的报备数,再到票房数据、收视数据,都以增长的态势呈现行业的加速回暖。大银幕、小屏幕,涌现不少可圈可点的作品。电视剧《狂飙》《三体》《漫长的季节》、电影《流浪地球2》《长安三万里》等一批兼具时代价值和文化含量的作品受到观众认可。做内容就得真心付出、扎扎实实,观众不会拒绝滚烫、真诚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感受到影视创作与时代脉动密切相连。

创作的广度进一步拓展。科幻题材将想象力与现代视听表达融为一体,职场剧、行业剧关注普通人的关切……艺术表达的新空间正在逐步打开。教育、医疗等相关题材的挖掘还有待更加深入,我期待看到更多直抵人心的作品。

2023年,一批80后、90后导演崭露头角,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文艺创作是一项需要使命感的事业。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除了满足娱乐性、观赏性需求,还得给人留下思考、带来启迪。作为导演或制片人,如果对生活的认知流于表面,恐怕也只能留下流水线式的产品。透过2023年的精品佳作,我看到同行们的坚持与追求。

讲好中国故事,赓续中华文脉,我们创作者要站在高处、开阔胸怀,打开创作视野和想象空间。艺术的魅力在于创造,具有当下性的作品正逢其时。作为创作者,需要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勇于担当的肩膀。

积蓄力量、整装待发,是为了更高地跃升、向更高处攀登。我们有理由期待,今后会涌现更多优秀作品。

(作者为导演、制片人,本报记者任姗姗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4日 06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