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中国学|张西平:中国学不再限于东亚一隅,已成为世界性学科

发布时间:2024-12-28 12:24:53 来源: sp20241228

   中新社 北京11月24日电 题:中国学不再限于东亚一隅,已成为世界性学科

  ——专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张西平

   中新社 记者 崔相光

  11月23日至24日,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以“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为主题,400余名嘉宾受邀参加。

  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汉学家将如何发挥融通中外文明使者的作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汉学研究发展如何?

  受邀出席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前夕,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主编张西平就此话题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时指出,海外中国学的存在,标志着中国知识、思想与文明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学科。积极与世界各国汉学家对话,通过汉学家向世界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属性、特点、价值、历史根基、文化传统,是十分重要的。

2023年10月19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张西平在2023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上发表演讲。李国庆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张西平:海外中国学的存在,标志着中国知识、思想与文明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学科。中华文明研究不再仅限于东亚一隅,而是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知识与文化。中国学术界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追踪和梳理中华文明及中国知识世界化的历程,这一学科领域被称为海外中国学史研究或海外汉学研究。其本质是探讨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影响,进而揭示中华文明世界化的历程和意义。因此,海外中国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中国的崛起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展开,构成了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的崭新篇章。随着中国在这方面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研究不断加深,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因而,积极与世界各国汉学家对话,通过汉学家向世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属性、特点、价值、历史根基和文化传统,是十分重要的。

   中新社 记者:目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汉学研究发展如何?

  张西平: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世界汉学研究的重镇逐渐从欧美国家转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

  共建国家汉学研究基础目前整体相对薄弱,尚处于开创阶段。与日韩、欧美国家汉学系几百年的历史相比,大部分共建国家的中国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其高校的东亚系框架中,尚未形成独立的完整体系。

  同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汉学发展并不均衡。东欧、中亚国家的汉学研究延续了苏联时期的传统,具有一定历史。中国和意大利分处古丝绸之路两端,意大利也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汉学研究已有400多年历史。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地理相邻,亦涌现出不少杰出的汉学家。例如,《国际汉学》编委、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教授巴萍(Prapin Manomaivibool),她是诗琳通公主的老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李焯然(Lee Cheuk Yin),也是《国际汉学》编委,是资深的汉学家。除上述国家和地区以外,其他“一带一路”共建国的汉学研究尚不成熟。

  近些年,共建国家的汉学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例如,伊朗成立了独立的汉学系,我曾两次到伊朗进行学术交流。但整体而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汉学家在学术成就上还较难和欧美汉学家相比。

2009年10月,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在北京开幕,世界顶级汉学家汇聚一堂。苏丹 摄

   中新社 记者:近些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涌现出一批中青年汉学家。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张西平: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十年来,共建国家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教育交流、媒体和智库合作、民间交往等多方面活动,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创新,形成了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格局。同时,共建国家的汉学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是来华留学生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发起的“新汉学计划”项目,已支持近千名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或开展博士期间的学术研究。这些毕业生中,有500多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还有二三百人从事中国文化研究。在中国支持下启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资助计划,已资助24个青年学者的研究项目。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之一是“支持民间交往”,中方将继续实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经与45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中国各省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各高校、科研机构也面向共建国家设立了奖学金。

在北京参加“理解中国-2015年欧盟官员来华研修班”的欧盟官员向中国书法家学习中国书法。此次活动是“孔子新汉学计划”中的内容。徐冬冬 摄

   中新社 记者:未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汉学家将如何发挥融通中外文明使者的作用?

  张西平:汉学家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其需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一般没有10年、15年的时间很难成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培养的汉学研究者,定会在下一个十年中结出累累硕果。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汉学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与中国有着上千年交往历史的周边国家。举例来说,我目前指导的孟加拉国博士生舒乐的研究课题是《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孟加拉》,关注于唐代文献《大唐西域记》中对孟加拉相关历史的记载。这样的研究在西方汉学家中并不多见,他们的学术成果将填补世界汉学研究的空白。(完)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为本文提供了学术支持)

  受访者简介: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主编,原国际儒联副会长,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以现代西方文化,1500-1800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汉学史和中国基督教史为主要研究领域,目前正在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早期汉学研究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