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深耕“预防警务” 筑牢“平安前哨”

发布时间:2024-11-09 08:40:59 来源: sp20241109

入夜,福建省厦门市软件园三期的办公楼里灯火通明。这里是承载着8500余家高新企业、5.6万余名从业人员的“梦工厂”。

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分局用好智慧警务中心,打造“慧园大脑”数字平台,汇聚多部门数据,前端感知风险;设置“新城警务e站”,实现人社、海关等23个部门的284个服务事项一站办理、立等可取;推行警务联络站驻点值班制,民警扎根园区一线调解矛盾纠纷、开展法治宣传。

近年来,厦门市公安局牢固树立“主动创稳、以防为先”理念,持续深化“预防警务”建设,释放出叠加效应。2023年,全市刑事警情数同比下降22.26%,现行命案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全破。

延伸感知触角,扎紧立体防控的“金钟罩”

春节假期,鼓浪屿身披节日盛装、喜迎八方游客。“万国建筑”琴音袅袅,海滨浴场碧波荡漾……到处浸润着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无限美景之中,平安无疑是最靓丽的底色。

“海景很漂亮,安全更重要,现在已经开始涨潮了……”港仔后沙滩附近的灯塔礁石上,游客正在拍照,浑然不知涨潮的海水正逐渐淹没来时的道路。这时,一架警用无人机飞到游客前方,传来暖心提示话语。游客觉察到危险,赶紧回到岸边。

这是思明分局鼓浪屿派出所创新建设的“无人机+潮汐自动预警系统”,可进行喊话劝导。系统能根据潮汐、人流变化自主启动,并指引无人机按照标注航线自动到场开展取证、喊话等前期处置,改变了以往坐等报警、被动救援的模式。

一处平安景区的探索实践足以窥见全市“预防警务”的大棋局。在城区,健全闽西南区域警务协作机制,有效串联起市际拦截点、区际封控点、内围堵截点,形成打防协同、多元立体的市际布控“拦截圈”;在商圈,PTU“一点一方案”动态勤务以摩托车执勤为主、“两车四人”为基本作战单元,确保每个时段内既有车、步巡逻,又有定点执勤;在空中,组建无人机侦查处置分队,无人机“空中堡垒”和地面“智慧塔台”实时联动,民警巡逻、无人机辅助、志愿者增援有机融合,实现提前预警、直线出警、秒级响应。

前置警力资源,筑牢精细主防“桥头堡”

厦门市公安局锚定“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出台“两队一室”改革指导意见、警种部门支援派出所实施细则,制定派出所“两队一室”职责清单、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常用业务系统清单和数据赋能清单。

经密集调研座谈、研判推演,厦门市公安局把目光投向信息化条件下的流程再造、业务重塑——通过对涉及派出所的225项业务进行标准化梳理改造,形成57类指令化的“业务标准件”,有效串联起“市局专班—分局运营中心—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三级智慧社区警务实体架构。

“业务标准件”的出现,为每一名民警找到了精准防控的“指南针”,接到指令就知道要干什么、怎么干;让社区预防警务有了“定盘星”,每一次出警、每一次巡防,都有强大的平台数据支撑,帮助办好平凡小事、温暖万千民心。

2023年底,厦门市公安局在某社交平台发现一名女子流露出轻生的想法,立即形成“业务标准件”推送湖里分局。湖里分局精准掌握叶某的基本信息后,形成执行单、赋能单下发殿前派出所,并通过公共安全平台将协作单推送到妇联等相关部门。

当晚,民警就根据清晰指令找到叶某,并会同妇联、社区等力量合力劝导。基层民警普遍反映,有了“业务标准件”指引,防得更早、打得更准。

凝聚多元力量,扩大协同共治“朋友圈”

2021年3月,全国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现场会在厦门市召开。两年多来,厦门市公安局不断创新升级反诈“厦门经验”,强力推动全市反诈工作提质增效,而“主动预警、精准宣防”正是其中重要一环。

以反诈“厦门经验”为代表,厦门市公安局不断汇聚全警、全社会力量,铺展预防警务新画卷——做大“1+3+N”社区警务团队,推动警网深度融合,80%以上的基础信息采集由社会力量完成,社区民警组织力极大提升;推动驻所联调全覆盖,庭所对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等矛盾纠纷调解品牌不断涌现;依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分流警情、闭环处置,实现风险联防联控,纳入平安建设考评,通过“互联网+群防群治”平台发动志愿者97.4万余名,合力筑起守护平安的防线。(记者 万 里)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编:马昌、李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