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一起过大年”|品年味

发布时间:2024-11-01 21:03:26 来源: sp20241101

  原标题:“跟着总书记一起过大年”之二“品年味”

  为了更有“滋味”的明天

  温暖是最浓的年味,牵挂是最深的惦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顶风冒雪、跋山涉水,来到人民群众中间,唠家常、问冷暖、送祝福,经常和大家一起参与春节美食制作。

  打糍粑、炸年糕、磨豆花……总书记亲自制作和点赞的地方特色传统美食,成为他与群众沟通交流的纽带。

  “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越过越好!”

  在中国,花样繁多的春节美食,很多都有丰收、富足、节节高等美好寓意。

  2017年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七,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

  村民徐万拿出了自家的年货招待。色泽金黄、香甜酥脆的“开口笑”,是河北坝上地区很多家庭必备的春节美食。总书记品尝后,说味道很好。

  在村民徐学海家,徐学海请总书记同他们一起炸年糕,总书记高兴地同他家人操作起来。

  一个个“开口笑”,一块块炸年糕,这些春节美食,系着总书记对群众深厚的感情,连着群众对总书记由衷的爱戴。

  与春节美食密不可分的,是情义,是团圆,是不忘初心。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自己出钱采办年货,回到陕西梁家河看望老乡。那天中午,在老支书梁玉明家,总书记和老乡围坐在一起吃“年茶饭”。在陕北,人们把过春节时吃的食物统称为“年茶饭”。

  “我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梁家河的乡亲们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好日子。

  情牵人民,春暖中国。

  2019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北京市东城区草厂四条胡同。在居民朱茂锦家,总书记与他们一家边包水饺边聊家常。总书记笑着说:“我家里也爱包茴香馅的。多年来因工作关系我没包过饺子了,你们看,越包越好。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越过越好!”

  “越过越好”,是总书记的殷切期盼,也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前门东区草厂四条胡同,同朱茂锦一家人包饺子、聊家常。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祝你们的生活像吃汤圆一样,安逸!”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大江南北,虽然饮食习惯不同,美食滋味不一,但都传承着中华文化的基因,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亲朋好友的祝福,融入到食物的名称、形态中,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浪漫。

  团团圆圆的汤圆,是很多南方人春节期间的传统美食。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考察,看到村民们正在包汤圆,他竖起拇指对大家说:“祝你们的生活像吃汤圆一样,安逸!”

  黄亮软糯的黄粑,是四川贵州等地的传统节日美食。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调研。在苗族村民赵玉学家中,总书记拿起一张粽叶,夹上一块糯米黄豆面,卷起粽叶,用线扎紧,亲手包了一个黄粑,笑着说:“祝你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发面蒸制的花馍,象征着蒸蒸日上。2022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省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师红兵家中,看到一家人正在做年馍,总书记加入进来,捏了一个枣花面团。“习爷爷您放一个。”师红兵的小孙女请总书记在“登高馍”上点一颗红枣,总书记欣然答应。

  不同味道背后,是相似的情感;不同美食背后,是共同的祝愿。

  从河北张北德胜村“年年高”的年糕到山西霍州冯南垣村惟妙惟肖的年馍,从江西井冈山神山村幸福的糍粑到北京草厂胡同酥脆的炸饹馇……人民群众把总书记当成自家亲戚招待,亿万人民和总书记始终心贴心。

  美食与美好相连,是物质食粮,也是精神食粮。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春脚步,浓浓年味中,有中华文脉传承发展的文化印记。

2022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同师红兵一家做年馍。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

  时光见证真情。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走进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实地了解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农业生产恢复等情况,看望受灾群众。

  千家万户的事,摆在案头,挂在心头。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让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始终是人民群众的生活。

  “菜价涨了没有?”“本地菜多不多?”2013年春节前夕,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五泉菜市场,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白菜、洋芋、西红柿、洋葱等蔬菜价格。

  云南司莫拉佤族村——一个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的村子,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向大家拜年。

  村民李发顺邀请习近平总书记一起制作佤族新年传统食物大米粑粑。总书记一连做了两个红艳艳的大米粑粑,他笑着说:“摁了个福字,再来一个喜字,有福有喜。”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同村民李发顺一家制作当地节日传统食品大米粑粑。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从福气到喜气,从舌尖到心间,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段段春节记忆、一份份春节美食,是总书记始终牵挂人民群众的真实写照。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让我们携手前行——为了更有“滋味”的明天!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