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6:15:05 来源: sp20241114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韦衍行)10月13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安徽出版集团主办,安徽文艺出版社承办的《学而书系·皖籍评论家辑》新书首发暨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学而书系·皖籍评论家辑》(8种)收录了活跃在国内评论界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八位皖籍批评家何向阳、刘琼、潘凯雄、郜元宝、王彬彬、洪治纲、刘大先、杨庆祥的评论新作。
《学而书系·皖籍评论家辑》。主办方供图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在致辞中表示:“‘皖籍’二字用得非常审慎,其实‘皖’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空间,也是一个文化空间和历史空间。当年严复翻译《天演论》,请桐城人吴汝纶来润色,安徽桐城派文脉一直延续至今,安徽文脉是中国文脉之所在,安徽盛产评论家,现在已经成为中国评论界的中坚力量。”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郭运德认为:“安徽文艺出版社在市场相对低迷的当下,出版这套《学而书系·皖籍评论家辑》,表现出一个有眼光有追求的出版机构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论丛不仅是皖籍评论家作品的一次集中检阅与展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当代评论整体水平的一次集体亮相,堪称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发展的一个缩影。”
安徽省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方明代表安徽省委宣传部致辞:“这套丛书的出版是我省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我省文学评论界的一大盛事。它不仅展示了皖籍评论家的学术水准,更是对安徽文化软实力的一次重要的提升。这些评论家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代表书系主编致辞:“出版社的时代担当和文化责任是一直激励我们写作的力量。作品就像一粒种子,它必得由编辑出版人的倾心培育,必得有这样的丰厚的土壤才能成长,才能长成大树,而被更多的人看见。而在目前出版业仍需面对和解决诸多困难之时,这种环境的营造和文化的建构就更为可贵。”她说,“皖籍是一种称谓,一种提醒,也是一种标识,我们虽然都离开了故乡,在异地生活,但故乡又如一根风筝线,始终牵引着我们,让我们记住有一方水土在我们的文字中流传,感谢文学,正是由于对文学的热爱,让我们走到一起,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知,我们彼此交谈,文学的认识,人生的向往而沉浸于此、胶着于此,以至我们之间的情感牵绊和精神了解,甚至多过我们的至亲。”
活动现场,安徽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编辑朱寒冬代表安徽出版集团向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赠送了本套丛书。中国评论界专家学者们对《学而书系·皖籍评论家辑》进行了解读和点评,本套论丛作者共同畅谈创作背后的故事。
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对八位作者逐一点评,并且表达了对徽文化的喜爱,“天下之文章,岂在桐城乎。就是天下的文章都是桐城派的人写成的。天下之文章,岂在徽派乎、岂在皖派乎?安徽人的细致、温柔、大气构成了一种新的魅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曾镇南说,“当代事,不写史。这是史家约定俗成的修史规则。虽不写史,但每一个历史阶段上的当代,仍然有各种各样的实录。收在这套丛书里的八位在他们直面的那个当代文学评论现场写下的评论作品,就是他们为那一个时段的当代文学发展踪迹写下的实录,具有不可或缺的史料价值。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后代的文学史家派到现在这个当代来的速记员、记录者、书记官,是非常值得搜集、研究的。皖籍评论家书系先行为这种研究创设了条件,足见当代出版家的卓越的史识。”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说,“我们在谈一个时期的文学状况与文学成就时,往往只谈创作一方面,忽视了评论一方面,其实每个时段的文学成就和文学成果是评论家跟作家共同协作,一起完成的。新时代文学十多年来,形成了怎样的总体格局,又取得哪些主要的成就,取得哪些重要的经验,以及什么作品值得关注,什么作品获奖,这里头都有评论家由观察、描述和推介、评论做出的努力与奉献。这个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评论界十年来的砥砺前行的姿态,也展示了文学批评的风采和文学批评家的自信。”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梁鸿鹰点评时指出,“郜元宝作为评论家涉猎广泛,研究细致入微,特别注重文本细读,通过对读、反复读、深入读,进入文本核心,得出真知灼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其文字感性而富于理论支撑,但并没有故作玄虚,不追理论时髦,不掉书袋,无考据癖,说真话,讲真言,引人入胜。”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点评郜元宝的文风是“善走偏锋、寸铁杀人”,“他是一个爱用偏锋,寸铁杀人的批评家和学者,有其长也有其短,但是也是我们安徽人的气质所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福民点评王彬彬,“在我个人看来,王彬彬的批评理念和他的批评实践是远大于文本的,他是具有症候性的批评家,是有一个自己相对独立的思想系统和学术观念,或者说是更笼统的19世纪的学术观念批评传统的评论家。”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作家协会主席李洱评价了洪治纲的评论,认为“洪治纲与余华的对话,以及洪治纲对余华长期跟踪式的批评很让人感动”,同时也提醒我们如何看待批评家与作家的关系。批评性写作与文学创作,可以视为对相同问题的发言和讨论,批评家对作家的认同和否定其实是对自己的肯定和责难。在复杂多变的语境中,批评家和作家应该在对话中相互体谅,携起手来共同拓宽我们的叙事空间。
《光明日报》评论版主编王国平评价刘大先的文本给他的感受是视野的宽阔与纵深,包括历史、人文、哲学的视野,特别是生命的视野,让他的文章实现思辨性和个人情怀的相融。刘大先就像一个手握多把钥匙的人,或者他拥有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一个又一个的学术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评价刘琼是一个非常富有创造力的批评家,“她文字非常美,散文写得也非常棒。我读刘琼批评的最大感受,是她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她的内部容量里面包含了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也包含了她对中国古典艺术的理解,她把它融在文学批评里面,使她内部批评空间非常大。”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莉说,早在1991年就读过何向阳的评论文章,“近20年来,何向阳老师对文学批评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她回到中国文学传统中,倾心并践行于随笔体批评的写作。作为读者,我们从她的文字中等感受到她作为作者的性情,何向阳老师的批评有情感、有温度、有态度,但又润物无声。她的写作是有‘我’的,文字中有诗人气质和艺术家气质,是和她的写作对象、她的读者在一起的批评家,因此她的文字读来有共鸣,有共情,深具文学性。”
谈及杨庆祥,《光明日报》文荟版副主编饶翔说二人相识很久,“作为学院派的批评家,杨庆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批评中的强烈的历史感及理论穿透力和思辨力。而他的历史感是建立在现实感和当下意识之上的,也是建立在自我意识之上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北京出版集团十月分公司总编辑、《十月》执行主编季亚娅说,潘凯雄老师四十年来一直深耕文学创作与出版的现场,具有文学现场组织者的总体性眼光,更能敏锐体察时代的变化。“今天的势在哪?今天的文学环境面临怎样的变化?新时代文艺批评生态与80年代有何不同?新媒体时代海量信息背后,出版的本质是什么?潘凯雄的批评写作有别于学院派,既有来自文学现场、出版现场的最新信息,又有从长时段出发对时代文学潮流与趋势的总体把握。”
《学而书系·皖籍评论家辑》不仅是对文本的解读,更是对时代精神的阐释和文化责任的担当。每位评论家有机地结合历史意识、现实体察和未来视野,或聚焦文本内的耕耘和细读,或放眼社会突出现实,将中华文化丰厚底蕴与现当代文学的精微细腻触觉巧妙融合,形成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的论丛。
(责编:乔业琼、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