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候鸟老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4-11-22 12:46:20 来源: sp20241122

  买一张机票,花几个小时,便能实现季节性的跨越。这样的“候鸟式养老”,如今正在悄然兴起。

  “候鸟式养老”,顾名思义,就是离开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像候鸟一样“冬南夏北,寒来暑往”,旅游度假两不误,因此又称异地养老。得益于四通八达的基础设施,如今,越来越多经济和身体条件较好的老人过起“双城生活”,选择“潇洒走一回”。

  当老年人收拾行囊、跨越南北,旅居产业的发展空间也由此变得广阔。一方面,对流入地而言,旅游产业链路长、涉及环节多,可以有效带动餐饮、交通、住宿等行业,拉动投资和就业;另一方面,这些高消费能力群体的流动,还能促进相关领域的省际协同,如黑龙江已和广东等14个省份的民政厅(局)签订旅居康养合作框架协议,形成多方联动的“旅居+康养+N”省际合作格局。

  有理由预计,“候鸟式养老”将迎来量的增加。从政策方向来看,日前,北京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发展质优价廉的异地康养社区和旅居养老,满足90%以上活力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引发广泛关注;从人口结构来看,随着上世纪60年代“婴儿潮”诞生的一代人进入花甲之年,2023年迎来了“婴儿潮”人口退休的最高峰,他们正是“候鸟式养老”的主力。

  然而,由于尚属新生事物,其质的提升还有较大空间。毕竟,“候鸟式养老”远离故土,和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存在很大的区别,这对医、养、游等相关资源的整合,无疑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就医是老年人的刚需,然而异地看病的医保结算仍然存在障碍;再如,当他们离开了原来的社交圈,也可能面临新的社会融入问题。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各类资源的开拓和整合也很有必要——一个突出的现实困境是,这种养老模式存在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导致旅居养老设施利用率偏低,这恐怕要不断推出更优质的服务、更智慧的管理,才能逐渐解决。

  有鉴于此,部分城市也不妨顺势而为,做好前瞻性谋划。前不久,上海交通大学发布《2023中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今冬上榜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三亚、海口、琼海、广州、珠海、南宁、柳州、厦门、深圳、江门。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广东省占据4席,而江门由去年的第24位跃居第10位。在城市之间的竞争迈向“多维竞争”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做好相关服务的监管和规范,继而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值得深入研究。

  有人说,对于老人而言,冬天与春天之间,可能只差了一张票。但“他乡”成“故乡”的距离,显然不止于此。(南方日报) 【编辑:曹子健】